新一代|2021全球智博会在苏州启幕!十余位产学大咖,20场高峰论坛,论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二 )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做了题为《AI赋能未来城市》的演讲。
新一代|2021全球智博会在苏州启幕!十余位产学大咖,20场高峰论坛,论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文章插图

吴志强院士首先回顾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以不同阶段的功能和特征,在他看来,智慧城市是一个生命体,而一个具有高级生命特征的智慧城市既要会感知、会判断、会反应、会学习,也要能够赋能教育、交通、服务、金融等个各行各业。他表示当前智慧城市已经不再是单一大脑结构,而具备了众脑结构,即通过主脑、分脑、副脑、末脑四个分区组成的立体分布、中心-边缘的决策系统来实现智能化。
智慧城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如何评估一个城市的智慧程度是一个重要议题。吴志强院士表示他们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从智能环境与建设、智能硬件设施、居民智能素养、智能经济与产业以及智能管理与服务五个维度,建立了城市情商、城市智商、幸福指数三项项评估指标。根据这一评价体系,吴志强教授介绍他们对上海、苏州、武汉等多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估的结果。
上午主论坛最后一个环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黄铁军现场解读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相关科技项目政策。
新一代|2021全球智博会在苏州启幕!十余位产学大咖,20场高峰论坛,论道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文章插图

2017年国家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中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技术和应用总体要在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按照这一战略目标,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分三步走:2020年完成同步;2025年部分方向领先;2030年全面实现目标。
黄铁军教授表示,在科技部的十六项战略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是重中之重。从2017年正式启动至今,该项目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2018年已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完成初步布局;
  • 2019年已在AI基础软硬件方面完成初步布局;
  • 2020年搭建AI创新生态的基本框架;
  • 2021年的目标是进一步打造AI生态链,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已经支持了92个项目,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16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29项,基础软硬件环境22项、开放创新平台22项以及安全伦理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工作。
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规划,黄铁军院长表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基础软硬件支撑体系的推进力度;
二是,围绕智算平台研发大规模智能模型,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
三是,完善重大项目的实施机制,从立项、申请、评审、执行、检查到验收,让管理机制体制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发展。
在下午的主论坛中,新加坡科学院院士黄铭钧、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成奇等多位国内外顶级专家,以及华为、微软、思必驰、科大讯飞、商汤、达闼科技等企业界代表同样带来精彩绝伦的演讲。
此外,上交大苏州智研院常务副院长廖鹏、知行科技 VP 李双江、博纳讯动 CEO 花磊、风云科技总经理戴晔等人围绕“AI 赋能行业应用”开展了一场圆桌论坛,探讨AI在不同行业的落地现状以及面临的瓶颈。
两份人工智能报告发布,七家企业签署承诺书会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和新一代人工智能联盟共同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链迈向成熟与分工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