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科院科学家实现CO?人工合成淀粉,效率比玉米高8.5倍( 二 )


第二 , 我们用“搭积木”的思维解决了适配性问题 。
人工合成淀粉的最大挑战在于 , 天然淀粉合成途径是通过数亿年的自然选择进化而成 , 各个酶都能够很好地适配协作 , 而人工设计的反应途径却未必如此完美 。
为了解决酶的适配问题 , 基于每个模块终产物的碳原子数量 , 科研人员采用“模块化”——“搭积木”的思路 , 将整条途径拆分为四个模块 , 分别命名为C1(一碳化合物) , C3(三碳化合物) , C6(六碳化合物)和Cn(多碳化合物)模块 。 每个模块的原料和产物都是确定的 , 但是可以有多种反应过程 , 科研人员要做的 , 就是找到四个模块最佳的组合方式 。
首次!中科院科学家实现CO?人工合成淀粉,效率比玉米高8.5倍
文章图片
首次!中科院科学家实现CO?人工合成淀粉,效率比玉米高8.5倍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科研人员在解决了热力学不匹配、动力学陷阱等问题后 , 对各模块进行不断地测试、组装与调整 , 最终成功创建了ASAP1.0 , 实现了人工淀粉的实验室合成 , 该途径包含了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不同物种的62个生物酶催化剂 。
在此基础上 , 科研人员采用蛋白质工程改造手段 , 对ASAP1.0中的三个关键限速步骤进行了改造 , 解决了途径中的限速酶活性低、辅因子抑制、ATP竞争等难题 , 得到ASAP2.0 , 在该途径中 , 生物酶催化剂的用量减少了近一倍(44%) , 淀粉的产率提高了13倍 。
进一步地 , 与二氧化碳通过化学法还原生成甲醇的反应偶联 , 构建出包括一个化学反应单元和一个多酶反应单元的ASAP3.0 , 通过反应时空分离优化 , 解决了途径中的底物竞争、产物抑制、中间产物毒性等问题 , 建立了生化级联反应系统 , 淀粉的产率又提高了10倍 , 并可实现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可控合成 。
可以说 , 该人工系统将植物淀粉合成的羧化-还原-重排-聚合以及需要组织细胞间转运的复杂过程简化为还原-转化-聚合反应过程 。 ASAP从太阳能到淀粉的能量效率是玉米的3.5倍 , 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 。
认识自然 , 学习自然 , 超越自然
按照目前的技术参数 , 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5亩土地玉米种植的淀粉产量 , 这一成果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 工业车间制造淀粉一旦成功 , 与农业种植相比 , 将有机会节省超过90%的土地和淡水资源 , 而且可以消除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这对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 , 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首次!中科院科学家实现CO?人工合成淀粉,效率比玉米高8.5倍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可以想象 , 到时我们所需的淀粉 , 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 通过类似生产啤酒一样的过程 , 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 , 这将对未来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 而且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是一项具有“顶天立地”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 , 是典型的“0”到“1”的原创性突破 。
该研究是科研人员从认识自然 , 到学习自然 , 再到超越自然的过程 。 通过学习、研究自然光合作用 , 使用自然界存在的来源于不同动物、植物、微生物的酶进行理性组合设计 , 并且耦合化学催化、生物催化的各自优点 , 创建的一个新型人工淀粉合成途径 。
首次!中科院科学家实现CO?人工合成淀粉,效率比玉米高8.5倍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