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帐|钻猪圈、以身诱蚊……合肥有一群“职业捕蚊人”( 二 )


伊蚊生长的环境一般都是围绕着人居环境 , 比如办公室里养的花花草草的积水 , 院子里的水缸 , 这些都有可能是伊蚊的繁殖地 。 与捕捉按蚊不同 , 张伟需要在一堆积水里辨别出哪一只是伊蚊的幼虫 。 “伊蚊幼虫的呼吸管是黑色的 , 在水里摆动呈S形 。 而按蚊没有呼吸管 , 在水面上身体是平铺的 , 库蚊最多 , 它们的呼吸管是淡色 , 身体和水面时常呈60度角 。 ”这些都需要对不同的蚊子幼虫有深入的了解 。
每当发现伊蚊密度出现异常 , 庐阳区疾控中心就要立即层层上报 , 并且开展清理伊蚊孳生地的环境治理行动 。
一年要给近2万只蚊子做病原学监测实验
顶着酷暑 , 不分昼夜 , 肮脏的环境 , 冒着感染病毒的风险 , 张伟、管怀斌、王世林等穿梭在各个蚊虫出没的地带 , 他们只是这一群职业捕蚊人的缩影 。
合肥最常见的蚊子有库蚊、按蚊和伊蚊 。 “按蚊是传播疟疾的 , 伊蚊主要传播登革热 , 库蚊传播的是乙型脑炎 。 ”在安徽省疾控中心 , 消杀科副科长、安徽省预防医学会病媒防制专委会主任委员侯银续告诉我们 , 在全省还有五个蚊虫综合生态学监测点 , 是对所有的蚊虫种类悉数进行监测的 , 分别在合肥、宿州、马鞍山、滁州和亳州 。 “同时在全省16个市40余个县区还设立了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点 , 每年覆盖100余个街道(乡镇)、1000余个哨点村(社区) 。 用来了解全省蚊子的种类 , 活动的环境、习性、密度等 。 ”侯银续说 , 全省至少有上千人次投入蚊虫的监测工作 ,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捕蚊” 。
那么这群捕蚊人捕捉了这么多蚊子要做什么呢?管怀斌曾向我们透露 , 他们在捕捉到蚊子之后 , 要第一时间将这些还活着的蚊子送往安徽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进行生物学检测 。 对此侯银续表示 , 他们将这项工作称为蚊媒监测 , 在实验室里对这些蚊子进行综合分析 , 并记录数据 。
“去年一年 , 我们一共做了近2万只蚊子的病原学监测实验 , 为全省的蚊虫疾病传播的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 ”侯银续说道 。 也正是有这么多一线捕蚊人的辛勤付出 , 全省的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平稳进行 。
合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张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