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优必选的商业化困惑( 二 )
不过,C轮融资过后资本投资态度变得谨慎,优必选C+轮融资迟迟未到,上市过程也不如人意。
据网络统计,2019年7月-2020年11月,中金公司先后6次向深圳证监局递交了有关优必选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最后一次中金公司终止了对优必选的辅导工作。2021年4月,优必选在深圳证监局提交了辅导备案重启A股IPO,目前还没有透露出任何的好消息
其实,上市未果的AI企业不只是优必选,头部AI企业IPO之路同样不乐观。
以“AI四小龙为例”,依图科技在近期主动申请退出科创板上市,正式对外宣告科创板IPO终止,结束了为期8个月的IPO历程;2021年4月,云从科技上市申请被中止审核,直至6月才恢复正常审核……
资本市场看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而头部AI企业因亏损成性、盈利遥遥无期,以至于一级市场风光而在二级市场的反馈并不如人意。和头部AI企业一样,优必选虽未透露相关营收与净利润具体情况,但其仿人机器人研发成本高,外界对其盈利能力普遍持质疑态度。
总之,资本市场持谨慎态度、优必选盈利能力存疑等因素限制下,优必选IPO之路注定坎坷难行。
商业化是难点
政策红利、资本助力、技术驱动下,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向智能化转型,AI赛道迅猛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AI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达到15.7万亿美元的规模,约合人民币104万亿元。
AI赛道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挖金矿”很难。大部分AI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高门槛、高成本、高亏损、高估值等AI企业通病,优必选也没能避免。
早在2018年,优必选CEO周剑就信心满满地表示:C轮融资后,正推动新一轮融资,公司估值将达100亿美元,未来预期3-5年间将提升至300-500亿美元。不过,市场传出优必选申请IPO的消息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100亿美元的估值过高了。
一方面,人形机器人造价昂贵,商业化场景落地难,也就是说优必选目前依靠人工智能教育业务创收,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盈利。对此,周剑曾透露:“优必选科技的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人工智能教育,以及一些垂直的B端行业等”。
另一方面,优必选进行技术研发、扩大团队必然需要资金支持,而C+轮融资毫无音讯,资金困境摆在眼前。据了解,目前优必选研发团队占比超过一半,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核心研发团队包括科研、算法、工程、应用四个层次,专利布局数量超过2600件。
从技术到商业化阶段,各大AI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如何迎合市场发展趋势加快商业化落地,就成了AI企业决胜的关键。而AI企业商业化之路漫漫,优必选不断进行产品升级迭代的同时还需注意降本增效,向大规模盈利的目标迈进。
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 小米科技|不聊性能只谈拍照!新旗舰反向升级成潮流,拍照手机如何选?
- 搜索引擎|淘宝运营系统出台春节打烊功能,淘宝运营商家该如何选择?
- CPU|电脑硬件选购技巧之CPU散热,性价比干货,土豪回避
- iPhone13用户后悔?14全系列标配120Hz屏幕,可选8GB运行内存!
- CPU|性价比不二之选!i5-12400网游测试:已看见锐龙7 5800X尾灯
- 一加科技|父母用机怎么选?抛开价格不谈,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这三项配置
- 饭饭1080°平台分析之生鲜电商平台如何选择ERP系统和SAAS系统
- 华为|华为SmartDC入选国家目录:性能提高97.8%,间接蒸发冷却
- 主席团|旷视入选全国工商联物联网委员会主席团
- 小米科技|小米10S不是最佳选择?三款不到2500元的曲屏手机:最强王者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