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不香了:逃离大厂,丢掉理想( 三 )


“如果提出的需求 , 公司在半年内看不到盈利希望 , 就不会同意” , 他说 。
创新还在 , 但创新的成本接受度变低了 。
即便是像字节跳动这样还在保持高速增长的企业 , 也变得谨慎起来 。 一位接近字节跳动的行业人士表示 , 虽然字节跳动大多数业务还是保持着超高的人效比 , 同等业务下 , 其他企业则需要多2-3倍的人力 , 不过 , 它也不再像过去一样蒙眼狂奔 , 今年的探索也开始慢下来了 , 很多ROI难为正的方向 , 已经开始关停或者合并重组 。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 , 产品经理们的行业信念开始失焦 。 唐韧感叹 , 漫威电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个超级英雄带来新鲜感 , 产品经理圈里 , “除了老牌偶像张小龙、俞军等 , 近几年 , 没有再出现新的偶像了” 。
还能有下一次爆发吗?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 。
刘星说 , 自己早年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 希望做一些工具产品改变生产力 。 但现在 , 情况不一样了 , 在招聘团队成员时 , “我已经不太喜欢招过于理想化的人 , 担心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有心理落差 , 导致生产力大幅下降 , 也就是所谓的'面试造飞机 , 进来拧螺丝'” 。
进入职场不到3年的初级产品经理 , 在行业的重要性在减弱 。
“大环境进入存量市场 , 不需要一个只会画原型图的产品经理 , 产品从0-1的机会越来越少 , 市面上存活下来的公司 , 更多的是在收缩边界 , 主攻主营业务 , 各种功能型的迭代需求就会相对变少” , 周岩表示 , 即便有一些产品微创新 , 一些懂业务的主力产品经理 , 就能直接完成 。
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 , 互联网公司也将产品经理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打造 , 调整各岗位之间的融合度 。
刘星就提到 , 他所带的团队 , 会让产品经理更多从业务视角去思考问题 , 避免成为只做功能的工具人 。 “以往的组织结构都太完善了 , 导致成员各自为政 , 需要打破这个壁垒 , 同时也能锻炼成员的业务视野 , 复用人力 , 提高效率” , 他说 。
他也认同这样的改变 。 在他看来 , 如果一个人只做一件事 , 需要找很多人沟通 , 会面临时间成本的损耗 , “比如产品经理去找运营 , 运营再找对应的审核 , 损耗的沟通时间就占60%-70% 。 如果一个人具备更深刻的业务视角 , 在对接中具备宏观目标思维 , 效率能更高” 。

这带来的结果是 , 产品经理的求职更卷了 。 刘星说 ,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想进大厂做产品经理 , 毕竟薪资还是诱人 , “现在校招2万月薪起步” , 他表示 , 不过因为候选人基数过大 , 择优录取下 , 他们会优先关注有优秀高校背景、实习背景做信用背书的候选人 。
面对这种变化 , 还留在这个岗位上的一些人 , 选择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唐韧说 , 现在很多人对产品的理解较狭隘 , 以为是一个具体的职能 , 就是画原型、写文档 , 做某一个功能的设计 , 但做产品实际上远远不止于此 , “产品经理需要解决一个行业的需求 , 不能将自己限制在某一个领域 。 ”
周岩也提到 , 在大公司 , 初级产品经理需要做好手上的工作 , 但能懂运营、技术 , 更有机会打通上升的路 。 “没必要给自己设限 , 除了掌握基础技能之外 , 还要需要加深对行业、业务的理解 , 扎根在一条主路上再扩宽知识面 , 未来的机会才会更多” , 他说 , 这越来越成为产品经理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
还有的人则结合原有的专业基础 , 寻找新方向做融合 。
多位大厂产品经理提到 , 目前市场需要的是对具体业务有多年经验 , 能帮助业务突破瓶颈的 , 或者是能与新技术相结合的产品经理 , 包括Web3.0、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