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评价体系里的三方,或许并没有绝对的正义( 二 )




这也使得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平台 , 恰恰成为了夹在两者中颇为尴尬的存在 。 假如平台偏向消费者、选择维护其差评权 , 则无法避免可能会影响到商家的利益 , 尤其是在差评权重影响大的电商平台 , 商家或许会因此转投其他平台;可假如平台减弱中差评权重以挽留商家 , 则又可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 , 进而导致对消费者信任度的下降 , 并且这其中还有更难控制的“恶意评价” 。 显然 , 平台无论偏向哪一边 , 最终都有可能造成损失 。
平台的“摇摆”与“不得已的改变”
因此平台在此事中往往也承受了大量的“炮火” , 所以也显得尤为“摇摆” 。 其中 , 淘宝自2020年9月开始不再显示C店(即淘宝个人店铺、集市店铺)的中差评 , 但在调整没两个月后 , 又悄然将其恢复 。



而大众点评的“未消费即可点评”机制 , 也曾引发了诸多用户的吐槽 , 因为在这种机制下被认为“商家更容易被随意好评/差评” 。 与此同时 , 大众点评方面也回避了对于用户身份界定的相关问题 , 比如用户是否有实际消费等 。 然而时至今日 , 大众点评中仍可未消费便发表点评 , 但沿用了大众点评星级评价与商家排名的美团 , 却需要用户消费后才能进行评价 。



除此以外 , 大多数内容平台的评分系统则往往采用了统计“赞/踩”数量的设计 。 以YouTube为例 , 尽管用户“点踩”其实对内容影响的权重远不及观看次数与点赞数 , 但围绕“踩”却进行了大量的调整 , 例如隐藏数量仅保留功能 , 旨在避免跟风以及阻断购买“踩”来破坏竞争对手内容推荐效果等行为 。



然而这样有利于社区氛围的改动 , 并没有获得大多数用户的支持 。 有观点就指出 , 因为YouTube的推荐算法基本等同于黑箱 , 所以想要精准掌握相关参数对推荐量的影响几乎不可能 , 而取消“踩”的计数 , 其实也不利用用户辨别视频内容的实际质量 。 说白了 , 尽管平台试图昭示其“公平性” , 但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用户的真实情绪输出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有些平台的调整还是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 比如Steam等平台将玩家提交的“好评”与“差评”通过时间轴呈现 , 通过用户自行点选便可直接跳过特地时间点/段的“差评” , 以降低带节奏、恶意竞争等影响;或者在提交差评的同时提供各类选项 , 以便于将差评原因进行归类 。
三方始终难以消除的矛盾
虽然许多平台已然使出了浑身解数 , 来提升自己的评价体系 , 但对于这样一个立场不同、结论就会完全不一样的矛盾 , 或许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 本就不存在所谓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



至少如今围绕各大平台评价体系的讨论仍是不断出现 , 而“差评勒索”在全球也频繁出现 。 此前在新华社的相关报道中就曾指出 , 虽然这类案件影响恶劣 , 但受害者报案屈指可数 , 大多数还是选择自认倒霉或花钱消灾 。 说到底 , 许多平台与其衍生出的黑灰产 , 多多少少可能还带着些暧昧色彩 , 而无论是保护商家、还是尊重用户 , 都取决于平台的利益天平倒向哪一方 。
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并且在目前尚无有效第三方监管机构的情况下 , 用用所能够做的无非是提高分辨能力 , 而商家如能做到清者自清 , 或许也应该寻求平台提供的相应维权方式 , 可如果平台没有这样的解决方案 , 或许就应该“择良木而栖”了 。
【消费券|评价体系里的三方,或许并没有绝对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