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老板不出现,公司更赚钱”,真的能实现吗?( 二 )


更有意思的是 , 受疫情影响 , 东方甄选的直播现场集体搬到位于北京通州的酒店后 , 远离了曾经的办公室 , 也“远离”了俞敏洪后 , 直播间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
这两家最近在风口浪尖上的公司 , 都给人一种感觉 , “老板不在 , 公司更好” 。
其实这在大公司身上 , 并不稀奇 。 过去几年 , 互联网大佬们掀起了“退休潮” , 都宣称不再参与日常事物的管理 。
2019年 ,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宣布退休 , 2021年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不再担任董事长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快手董事长宿华先后辞去CEO一职 , 到今年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 也卸任了CEO职位 。 他们之中 , 有的开始享受生活 , 探索新方向 , 马云新动态是现身西班牙的高尔夫球场 , 豪华游艇也停靠在当地海岸边 , 黄峥宣布将重点放在生命科学的探索上 , 张一鸣、刘强东则是将更多精力放在长期战略的研究上 。
创始人退居二线 , 不影响这些数万人规模的大厂照常运转 。 这是因为 , 大老板们是在找好了“接班人”之后 , 才敢放权 , 启动“退休” 。 而且接班人要么是早期初创员工 , 要么是曾多年担任公司高管的大将 。 比如俞敏洪不在直播带货转型的一线 , 但让新东方在线CEO孙东旭 , 这位已经在新东方待了很多年的85后高管 , 担任东方甄选一线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
再者 , 大公司都有核心管理层 , 日常决策和推进不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
乐视就是例子 , 贾跃亭早在融创中国向乐视注资百亿时 , 就开始与乐视分割 , 到今年6月 , 贾跃亭已经转让了部分股权的使用权 , 不再是乐视网的第一大股东 , 现任董事长为出身融创的刘延峰 。
最近 , 乐视在对热搜的回应中也提到 , “乐视不是没有老板 , 也许是因为公司内部各业务条线的老板们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 不需要其他上级老板亲力亲为 , 才让大家觉得没有老板 。 ”
看到“乐视还有400多人”的消息 , 有人评价称 , 员工还在 , 公司还在 , 还有回血的机会 。 资深人力专家朱聚鹏提到 , 很多大公司都已经到了“管理拿结果” , 通过组织管理来推动平台生态发展的阶段 , 如果员工都没了 , 就真正黄了 , 但没了老板 , 还能照样运转 。
中小公司:放权有前提 , 尺度有学问大公司少不了员工 , 但初创期的中小公司 , 一开始得靠老板才能活下去 。
“认知决定发展 , 稳定决定放权” , 企业运营顾问池翼对深燃表示 。 团队规模庞大 , 进入稳定成长期的大公司 , 可以考虑放权 , 而且老板只有将自己的精力慢慢从一线的管理运营工作中解放出来 , 才能花更多的心思考虑战略 , 带领公司走得更长远 。
但是 , 很多中小公司的老板 , 则是处于对管理权的“放”与“不放”的中间地带 。
初创公司的创业者明白 , 在创业初期阶段 , 就想实现老板不在公司也能运转得更好 , 是不切实际的 。
“初创公司不要迷恋放权 , 只抓大方向 , 这不是小公司所处的阶段 。 ”一位电商创业者表示 , “初创公司老板必须得会‘72变’ , 才能把小团队慢慢做大” 。
在创业团队刚刚搭建时 , 老板必须将全部精力放在业务一线 , 才能让公司进入正轨 。 老板就相当于是“业务尖兵” , 带领公司赚钱、维持运营 。 当公司进入发展稳定阶段 , 业务和团队也基本成熟后 , 老板才能慢慢聚焦于管理 , 远离一线 , 也给予团队更多的空间 。
池翼接触了很多直播电商领域团队规模在四五十人以内的公司 , 这些公司的共性是 , 很难招到精英的管理人才 , 老板在招人的时候 , 试错成本会比较高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老板就很难做到“放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