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人才,在万亿泡沫中起飞( 三 )


而选择自己主导创业 , 则要面对更多复杂的商业选择 。
陈颖在进内资药企前 , 在一家外国老专家来中国创立的CRO公司做AI制药工程师 。 这位老专家不善交际 , 也不能接受商务往来里的酒桌文化 , 他希望药企和他们合作是因为欣赏他们的技术价值 , 而不是在酒桌上“谈得来” 。 因此 , 少有本土药企愿意合作 , 就算合作 , 也是些不痛不痒的小项目 。
前些年 , 依靠一家海外大药企的订单 , 老专家的公司活得还不错 。 这两年 , 海外药企的研发中心萎缩 , 项目骤减 。 陈颖和同事没有项目可做 , 也得不到成长 , 只能离职 。
这些阻碍 , 让药化专家对回国的选择充满疑虑 。 然而 , 这个海外大药企大幅裁撤研发部门的档口 , 正是国内医药领域最需要老专家们的时候 。
海外药企砍掉研发部门后 , 转从高校老师建立的小药企等购买新药成果 。 这样一来 , 未来的医药人才中 , 不会再有新一批在海外大药企研发中心经历过系统训练的专家型人才 。
在当下回国的的专家们 , 成了国内创新药发展的火种 。
为了这批火种 , 国内已经有人在努力为科学家们归国创业“扫清障碍” 。
如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 , 不仅在签证、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归国科学家提供协助 , 在产业早期投资上更是全力扶持(截至2021年10月 , 已有13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落户苏州 , 参与企业融资的不乏富达基金、礼来亚洲基金等全球领先生物医药基金) , 连园区运营人员都以归国留学生为主 。
深耕医药产业的猎头公司特威麟 , 在发现科学家需要的不只是介绍一份工作或者招一个人 , 更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实现技术和想法的商业化落地后 , 将服务延伸到了投融资并购、产业咨询、创投孵化等领域 。 近半年 , 他们和业内专家一起 , 帮助一位AI化学家完成了三轮重量级融资 。
“我们公司很多板块现阶段都是赔钱在做 , ”特威麟负责AI制药服务的合伙人王梓合告诉职场Bonus , “目前更多的工作是帮助这些科学家去实现抱负 。 ”特威麟创始人李云祥自己便是学习高分子化学出身 , 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 为中国医药献力 。 如今也算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在实现梦想 。 AI制药人才,在万亿泡沫中起飞
文章图片
需要耐心 , 也需要失败
AI制药从红得发紫到走入寒冬的拐点 , 恐怕已经在眼前了 。
2021年下半年以来 , 投资人对AI制药的态度谨慎了许多 , 曾经的明星公司也面临着融不到钱 , 撑不下去的境况 , 已经在裁员中 。
“一个行业总有泡沫和低谷 , 泡沫肯定会破 , 破了之后 , 市场会恢复冷静 。 ”一位从业者向职场Bonus表示 , “AI制药一定是一直需要的 , 它不是灵丹妙药 , 但能够实实在在地帮药化专家解决一些问题 。 ”
比如 , 分子检测价格昂贵、时间周期长 , 一直是药企的痛点 。 实验获得体内清除率数据 , 单个化合物的花费就可能高达2-3万元 , 预计耗时半个月 。 海外药企如果一周生成20个新分子 , 也只能挑几个送检 , 国内药企则可能整个项目周期也只能检测十来个 。
靠谱的AI模型能够帮药化专家预测分子属性 , 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 就能给药化专家提供很好的参考 。 不仅不用发愁高昂的检测费用 , 还能在短得多的时间内获得参考结果 。 结合自身经验 , 专家就能更有信心地拍板决定是否推进实验 , 以及推进哪几个分子 。
“今天火了 , 明天不火了 , 其实都不重要 。 ”AI制药科学家李来向职场Bonus表示 , “科学发展到这个阶段 , 很多简单问题都已经被解决了 。 剩下的问题除了创新 , 更需要不断在基础方法上的积累 , 并且实现计算方法的流程整合与药化实验反馈迭代的正向协作 。 AI制药就是一个很长期的领域 , 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技术的累积 , 才能期待它有一天实现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