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让濒临灭绝的高原鱼种乘上“诺亚方舟”


鱼类|让濒临灭绝的高原鱼种乘上“诺亚方舟”
文章插图

杨君兴研究员在介绍团队研发的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 。
杨君兴团队致力于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 , 不断探索从高原特有鱼类保育到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径 。 目前他们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完成了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的研发 , 增殖放流土著鱼类11种共300余万尾 。
高原特有鱼类物种资源 , 对我国生态研究以及未来淡水渔业的发展 ,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 如何保护好这一资源?
7月16日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从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原鱼类实验室)了解到 , 该实验室立足云贵高原丰富的水产种质资源 , 以绿色生态养殖为着力点 , 围绕高原鱼类种质遗传、资源保育、品种创新、健康养殖、产业化应用做了大量工作 , 建立了高原鱼类活体资源库、遗传资源库 ,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品种创新 , 创制了软鳍新光唇鱼水产新品种、金线鲃与鲤鱼远缘杂交品系 , 其构建的产学研用平台也起到了推广示范作用 。
资源保育和生态修复两手抓
近年来 , 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云南高原特有鱼类种质资源不断减少 , 以金线鲃为例 , 它曾经是滇池的名特产 , 20世纪80年代后 , 由于栖息地破坏、外来种入侵和过度捕捞几乎灭绝 , 1989年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 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看 , 鱼是维持高原湖泊水体健康的功臣 。 鱼类种质资源减少就会间接影响高原湖泊水体的健康 。
2000年起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课题组负责人、高原鱼类实验室主任杨君兴带着潘晓赋博士等人 , 花了3年时间 , 走遍滇池周边散布的龙潭和溪流 , 最后在嵩明黑龙潭和牧羊河找到了很小的野生金线鲃种群 。 慢慢地 , 他们保有的云南土著特有鱼类野生亲本种类从个位数增加到102种 。
102 , 数字听起来好像不大 , 但这是一项任务浩繁的工作 。 杨君兴说 , 在云南省科技厅和环保厅、中国科学院等研究项目的支持下 , 昆明动物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 为保护这些珍稀特有鱼类物种免于灭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也为日后恢复这些鱼类的野生群体以及产业化深度挖掘利用奠定了关键的核心种源基础 。
走进地处昆明东郊的高原鱼类实验室 , 自然循环的水系、大大小小的保育池 , 以及先进的操作室被布置得井井有条 。
高原鱼类实验室拥有最齐全的云南土著特有鱼类 , 研究人员不仅对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大头鲤、大理弓鱼这‘云南四大名鱼’进行了有效保育 , 还推进了这些鱼类的可持续利用 。 杨君兴告诉采访人员 , 高原鱼类实验室联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等各大水系的数十个保育基地和企业 , 形成了1+N的资源保育格局 。
云南文山西畴龙源生物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卢泊霖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和杨君兴团队合作 , 肩负着西畴金线鲃、纯种华南鲤、暗色唇鲮等13种土著鱼类的保育任务 。
基于长期对云南高原湖泊生态学研究的积累 , 杨君兴团队提出了花—鱼—螺蚌—鸟的新型生态修复模式 , 让多种本土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互动 , 恢复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生境 ,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
这项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的专门报道和肯定 , 认为不仅显著地拯救了珍稀物种 , 而且修复了已消失的生态环境 。 目前 , 这一成果已搬出高原鱼类实验室的生态鱼缸 , 变成了滇池东岸宝丰湿地修复中的实景 , 并且即将成为在云南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展示的重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