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三位剑桥学霸冲刺IPO,阿里投钱,华为买单( 二 )





以DUI平台为基础 , 思必驰主要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物联网智能终端厂商 , 以及数字政企类客户提供方案、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 , 涵盖金融服务、交通物流、地产酒店、政务民生、医疗健康等行业场景 。

在产品端分为三大类: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以及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

后者为公司贡献营收大头 , 占比则在减少 , 从2019年的77.77% , 跌至2021年的45%左右;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收入则逐渐提升 , 从2019年的2.95%迅速增至21.06% 。



这两部分业务也让智能汽车领域的上汽、小鹏、理想等 , 以及OPPO、小天才等智能穿戴头部企业 , 成为思必驰的重要客户 。





赚钱吃力


贡献了三成营收的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 , 帮助高始兴进一步做大高端客户群 。

小小智能语音芯片 , 有何不同?

思必驰针对AI算法和模型特点 , 设计专属芯片架构 , 自研神经网络计算指令 , 大幅提升算法的处理性能 。

在智能汽车领域 , 主要运用在行车记录仪上的思必驰自研AI语音芯片 , 具备集成前端信号处理、语音唤醒、通话降噪等算法技术 , 能让硬件终端低延时、高效率 。

例如 , 思必驰为中低端车型提供无屏版中控 , 智能收放机整机方案即被五菱宏光MINI采用 , 作为新型中控台 , 支持完全语音控制 , 满足车主导航、音乐、通讯、新闻、天气、电量查询等日常需求 。



在主流通用芯片的算法能力基础上 , 高始兴将麦克风阵列和声学结构设计融合 , 构建智能听觉感知模组 , 全链路语音语言交互技术在硬件端集成后 , 以“云+端”的架构提供场景化人机语音语言交互服务 。

简而言之 , 定制智能化的硬件整机 , 主要在智能家居领域发挥作用 。

针对不同IoT终端 , 思必驰推出了三大芯片系列——TH、YT、AD 。

TH运用于黑白电、投影仪、厨电、灯控面板等;YT系列主要支持对离线交互有需求的智能白电和小家电;AD围绕电视遥控器、投影遥控器、机顶盒子遥控器等做深度定制 。

技术定制兵分多路 , 思必驰手握优质客户 , 包括海信、华为、美的等 。

让高始兴哭笑不得的是 , 硬件类营收持续增加 , 盈利状况却表现一般 。

原因在于 , 思必驰的硬件类产品主要依赖ODM/OEM模式生产 , 采购硬件等支出摊薄利润空间 。

从数据上看 , 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的营业成本 , 占总成本的比例高达63.78% 。 报告期内 , 该部分产品毛利率逐年降低 , 从28.75%跌至19.12% 。



这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整体毛利率 。 报告期内 , 思必驰毛利率分别为72.17%、69.74%与58.15% 。

同期 , 思必驰亏损达2.83亿、2.15亿、3.35亿元 , 三年累亏超8亿元 。





艰难逆袭


三度抵押房产创业的励志故事在前 , 亏损压不倒高始兴 。

在剑桥大学读研期间 , 高认识了在同校工程系做语音研究的俞凯博士 。 2007年 , 二人在剑桥科技园成立了思必驰 , 主攻语音技术服务 。 次年 , 高始兴回国开拓市场 , 俞则留在剑桥攻读博士后 。

最初 , 高将语音技术应用在对外汉语业务上 , 以人机对话的形式教外国人学汉语 。 没钱买语音数据 , 他只有去外国人聚集的地方 , 请他们帮忙录音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