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某APP上看过一个论题:如果将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卖伞卖成亿万富翁,但这还不是“伞圈”的最高点( 二 )


曾在某APP上看过一个论题:如果将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卖伞卖成亿万富翁,但这还不是“伞圈”的最高点
文章图片
但不乏有趁人之危的阿姨将雨伞卖出50元高价的 , 这在经济法中是显失公平的 , 而显失公平的定义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情形、失去判断能力的情况下 , 将会导致触碰违反不公平原则的红线 。
但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下雨并不能够算是“危困情形” , 买伞的人也没有失去判断力 。 因此这也只能算是产品溢价 , 如同游乐场玩激流勇进需要用到的雨披般 , 没有人能够管控游乐场里雨披的价格 。
阿姨自称这是薄利多销 , 按照一年365天 , 1/3的天数都在下雨来算 , 平均每天卖出10把 , 毛利7元一把 , 一年只能赚到8516.67元左右 , 而彼时 , 已有人靠着卖伞思维成了年赚24亿的富翁 , 堪称伞界神话 。 02.伞圈精英 , 齐聚一堂?
在国内 , 你不可能不知道天堂伞 。
不知道为何 , 总觉着老年人对伞的执着更深 。 尤其是外婆奶奶辈 , 她们对伞的要求不仅是质量 , 更是外观精美好看 , 打出去有面儿 。
家里就有一把天堂伞牌的太阳伞 , 伞面不仅用了能衬光的像丝绸一般的材料 , 还镶上了几颗善良的玻璃钻石 , 甚至连包边都是蕾丝 , 伞内有着一朵杜鹃花 , 打在太阳下尤为亮眼 , 从内而外散发出“高贵”的气息 , 而这也是外婆最喜欢打的太阳伞之一 , 与之相同的不在少数 , 价格均不下百 。
大概是这样:
曾在某APP上看过一个论题:如果将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卖伞卖成亿万富翁,但这还不是“伞圈”的最高点
文章图片
如果说打伞也是一门学问 , 那么王斌章可是把它玩明白了 。
上世纪80年代 , 各大制伞厂还卷在手工小作坊里 , 在制伞厂里工作一辈子的王斌章在退休前拿着手上的2000块钱开始创业 , 当时正值百废俱兴的市场状态 , 任何一行都很容易打出品牌 。
但在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一把雨伞的利润空间很低 , 也没人会想到一个雨伞也要有品牌 , 在打响天堂伞的知名度后 , 他很快便成了时尚顶端的宠儿 , 抢占市场的同时被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
曾在某APP上看过一个论题:如果将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卖伞卖成亿万富翁,但这还不是“伞圈”的最高点
文章图片
一开始的天堂伞并没有很好看 , 但是质量为王 , 经历长久的时代洗礼 , 天堂伞早就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流水生产线 , 细分化产品的开发均快人一步 。
雨伞的种类有很多 ,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曾在某APP上看过一个论题:如果将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卖伞卖成亿万富翁,但这还不是“伞圈”的最高点
文章图片
而天堂伞的种类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伞 , 占据着全国伞业80%的份额 , 早在5年前 , 根据天猫旗舰店销量统计 , 天堂伞业销量最多的伞价格在30~40元之间 , 总销量170多万把 。 再加上线下及其他渠道 , 它的年销售规模可以达到20多亿 。
但最近 , 天堂伞遭受了新国货的冲击 , 成为年轻人眼里的“老土货” , 而人们也开始对自用的雨伞有了更高的要求 , 诸如反向收伞 , 一键开合 , 但做这些的天堂伞似乎总是慢人一步 , 在打开年轻化市场的过程中 , 天堂伞并不怎么优秀 。
地铁口阿姨卖伞把握时机 , 天堂伞把握质量 , 但在伞圈就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
共享经济的出现让充电宝成了财富密码 , 谁也没想到一个巴掌大小的充电宝能一年净利润过亿 , 于是赵书平开始在共享雨伞上下血本 , 投资了上百万后顺利借出去30万把 , 但最后 , 这些伞都有去无回 。
曾在某APP上看过一个论题:如果将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卖伞卖成亿万富翁,但这还不是“伞圈”的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