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头条号外”尽管被部分用户认为是“资讯版”的B站 , 但从其所推荐的内容类型上 , 似乎目前也并不是时效性的资讯 , 而更像是按兴趣进行分发的泛娱乐内容 。 更进一步来说 , 即便是在内容及分发上都更具新意 , 但如今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获取资讯的途径 , 显然并不是只有资讯APP 。
据相关研究(Reuters Institute《Digital News Report 2021》)表明 , 使用智能手机阅读资讯的受访者比例已达73% , 但3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更青睐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并且比例达34% 。 同时随着TikTok、Snapchat(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等这类平台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 35岁以下受访者中有1/3都在使用这类平台获取资讯 , 并且在拉丁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渗透率还更高 。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 , 如今新的资讯类产品、甚至是头条自己的细分产品中 , 视频板块已占据了主导地位 。 与此同时 , 短视频与资讯的结合也变得愈发寻常 , 目前头条的创作者平台“头条号”也已将“图文转视频”选项放到了极为醒目的位置 , 便于创作者将内容自动转为视频 , 而这类工具早已在各类创作平台中屡见不鲜 。
就如此前《新闻门户的挽歌》一文中所给出的观点那样 , “从传播的角度 , 短视频这一产品形态正在接管新闻门户的影响力” 。
然而 , 视频其实仅仅只是内容的一种展现 , 并且批量由图文自动生成的视频往往质量堪忧 。 就像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产品被称为“人工智障”一样 , 自动生成的视频大多还是依赖于原本的文案功底 。
因此尽管如今头条方面试图“拥抱”年轻人的这个想法很好 , 也在内容质量与受众端不断进行尝试 , 但在内容创作者没有变、原本的内容也没有增减的情况下 , 又该如何走出“换汤不换药”的漩涡呢 。
值得注意的是 , 就在“头条号外”推出之际 , 腾讯于2019年推出的泛资讯APP“看点快报”(原名“天天快报”)已在7月18日正式停运 。 作为当时腾讯对标今日头条的存在 , 如今的关停显然也离不开用户流失、日活下降等因素 。
并且此前就在5月份 , 原腾讯新闻负责人王诗沐调任PCG社交平台与应用线、腾讯网总编辑贺国富、副总编辑马腾和杨瑞春同步卸任转岗 , 以及此前担任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的何毅 ,被任命为腾讯新闻业务负责人兼任腾讯网总编辑 。 对此就有观点认为 , 腾讯新闻之于PCG的重要性可能已经在下降 , 而背后的原因则是“腾讯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正在减弱 , 且短期导向明显 , 因而缺乏长期战略” 。
而无论是字节跳动频繁推出细分的资讯类产品 , 还是腾讯对其资讯内容团队进行调整 , 似乎都在说明在如今这个争夺存量用户的时代里各家的焦虑 。 虽然到目前为止 , 还无法明确头条的“内容升级”、腾讯的“精品新闻资讯”能否带来增量 , 但或许未来类似“头条号外”这样的尝试还会更多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股票|为出研报医美分析师直接去整容?网友惊呼“看着疼”
- 食品|“雪糕刺客”大对比:价格相差80多倍!你踩过坑没?
- 上海部署开展“电商平台点亮”行动, 加大对“砍单”“抽奖”等检查力度
- 曾在某APP上看过一个论题:如果将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人|卖伞卖成亿万富翁,但这还不是“伞圈”的最高点
- 又获全省第一,“物联网”之城靠什么?
- ZenFone|“安卓版iPhone 13 mini” 华硕Zenfone 9渲染图公布:单手操作神器
- 数以百万计的月坑,是月亮为地球“尽孝”的证明
- 作为电销从业者的你有没有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真的喜欢这份工作吗?|积极的心态得到成单的机会
- 中国联通|淘宝出了个“乱罚款”新规,被用户和商家骂惨了
- 伊隆·马斯克|“大脑上传云端”并不稀奇,国内早有研究,与意识上传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