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I+低代码+云原生,RPA到底要怎么走下去?

rp+AI+低代码+云原生,RPA到底要怎么走下去?
文章插图

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终身成长》一书中讲到,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一种受限的能力,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通过学习、良好的策略和投入,可以培养出新的能力。
疫情来袭,一场“黑天鹅”事件催化了人类对固有思维的打破,成长型思维让我们迅速明确数智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一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变革拉开了序幕。
rp+AI+低代码+云原生,RPA到底要怎么走下去?
文章插图
【 rp+AI+低代码+云原生,RPA到底要怎么走下去?】
他山之石可以开路,RPA+AI+LCAP或许才是更便捷的人机协作方式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往年一样,大佬金句频出,各企业秀出看家本领,技术眼花缭乱,各个论坛中新鲜观点也层出不穷。
其中以“激活数字化转型新动能”为命题的RPA论坛,更是为观众带来了满满的诚意!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论坛话题更具实践意义,更加聚焦RPA的商业化模式、具体应用落地情况等问题。
尤其,这场RPA论坛的主办方云扩科技更是提出把LCAP技术加入到RPA+AI的组合中,用他山之石为RPA开路,誓要打造出RPA+AI+LCAP的更加更便捷的人机协作方式。
此观点一出,顿时引发热议,业界纷纷表示:
“原来万物都可低代码!”
“RPA和LCAP都是旧瓶装新酒,云扩科技是想负负得正吗?”
“RPA+AI玩明白了吗?就加低代码?”
……
rp+AI+低代码+云原生,RPA到底要怎么走下去?
文章插图

事实上,RPA与AI搭档并不稀奇!
随着对效率、敏捷性和生产力的需求不断增长,AI越来越被视为企业服务的未来。而RPA也成为了其重要的落地技术之一。曾经就有人形容RPA是AI行业里一枚“低垂的果实”。
并且RPA与AI的结合,不管是从改善客户体验,还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角度看,都有1+1大于2的效果。Forrester曾预测,2020年超过40%的企业将通过结合AI和RPA来创建自身的”超级数字员工”。
如果说RPA+AI的组合已经在RPA领域大步向前,那此次新加入的LCAP,又会给RPA带来怎样的进阶呢?
首先,从根本上看:
作为他山之石,低代码加入RPA+AI到底可不可以开路,还未见分晓!但低代码的热度和可操作性确实给RPA+AI这一组合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低代码概念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James Martin的《无程序员的应用程序开发》一书中。以前,低代码更多作为工具去帮助研发人员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带来的重复工作,现在随着可复用性模块增加和云计算、微服务架构等技术的发展,通过平台架构设计和引擎开发让低代码逐渐演变成了性能更完善的开发模式。
对于这样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持者认为这是下一场IT技术革命;而反对者则认为,低代码平台无非是旧瓶装新酒和的一次“收割”噱头!
rp+AI+低代码+云原生,RPA到底要怎么走下去?
文章插图

在2021年1月14日,钉钉率先将低代码提升到了企业战略高度,把原先的“智能办公平台”升级为“企业级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更是在钉钉6.0发布会上表示:基于云钉一体的低代码将会成为新一代的软件开发方式,2021年的潮流必是低代码。
正是这一股“阿里热”让无论是做ERP、CRM还是数字化营销软件的,又或者做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软件、工作流配置引擎、数据分析和BI工具的公司,都蹭热度般地贴上了低代码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