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水密隔舱造船、养蛎固桥基,泉州世界遗产中有多少宋元黑科技( 二 )


在安溪县博物馆馆长易曙峰的眼里 , 位于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青阳下草埔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冶炼场:当地铁矿资源丰富;五阆山脉的茂密森林 , 可提供取之不尽的燃料;下草埔北高南低 , 东西两山相夹 , 形成了一个天然风箱;山道附近就是渡口 , 运铁船顺流而下 , 即可抵达泉州港 。 不得不十分佩服古人的智慧 。 他说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 庆历五年 , 青阳铁冶大发 , 即置铁务于泉州 。 2019年10月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此开展考古工作 , 发现遗址使用小高炉进行块炼铁冶炼 , 年代集中在10—12世纪 , 系宋元时期 , 使这一史书上的文字得到了证实 。
科考显示 ,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 , 其中核心区约5000平方米;在高低超过20米的落差中 , 错落分布着17层台地 , 发现6处炉址、3处房址 。 遗址内功能分区清晰 , 分布着冶铁生产区、铁务官署区、工匠生活区 , 出土遗物可分为冶炼遗物、金属器、陶瓷器、建筑遗物四大类 , 包括宋元时期的铁矿石、炉渣、瓷器、铜钱、铁器胚件以及建筑构件等 。
经分析检测 , 遗址内出土积铁样品中高碳钢样品比例较高 , 可能产自块炼法冶炼 。 科考表明 , 遗址以块炼铁生产为主 , 集生铁和块炼铁生产技术为一处 , 是我国首个科学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和生铁冶炼并存的遗址 。 以该遗址为代表的安溪宋元冶铁遗址 , 普遍存在板结层的独特现象 , 这种板结层冶炼处理技术在当时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 。
在人们印象中 , 古代海外贸易商品主要是瓷器、丝绸、茶叶 , 而宋代古船、南海I号等中发现的铁器凝结物 , 证明了铁器也是当时的重要商品 。
专家认为 ,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点集中体现了采、产、运、销的高度整合 , 其铁制品在泉州港口进入海上航道 , 源源不断地销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 使得冶铁经济与文化融入到了宋元时期世界的海洋文明 。
用牡蛎给桥基穿上金钟罩
年近八旬的陈德杉老人常年守护着洛阳桥 , 作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文史研究会会长 , 自1996年以来 , 他共编著《洛阳桥撷趣》《洛阳桥传说》等10多本有关洛阳桥文史的书籍 , 被人称为古桥的百科全书 。
位于泉州东郊洛阳江上的洛阳桥 , 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 素有海内第一桥的美誉 ,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这次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点之列 。 在宋元时期 , 从泉州港石湖、江口等码头上岸的货物 , 在这里过了洛阳江 , 便能北送至福州乃至内陆腹地 。
洛阳桥的建造过程异常艰苦 , 主要是因为桥址在江海交接处 , 遍布滩涂淤泥无坚实基岩可依托 , 又深受江宽浪急、海潮侵蚀之苦 。 陈德杉说 , 在当时泉州郡守蔡襄的主持下 , 首创了筏型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 , 多项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 , 使洛阳桥的成功建造成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 。
如针对之前桥基常被海浪摧毁的窘境 , 当时的建造者开创了现代称为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 , 即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放置石块并向两侧展开 , 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 , 然后在上面建桥墩 , 提高基址的稳定性 。 其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 , 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 , 两头尖出以分水势 , 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
另一个技术是养蛎固基 , 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 , 利用牡蛎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 把桥基和桥墩胶结成一个牢固整体 , 给桥基穿上了一件脱不掉的金钟罩 , 这种把生物学与桥梁建筑学相结合的固桥技术 , 在世界上是首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