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败走中国:Zara们连番关店,它们的衰败早在十年前就注定了( 四 )


时尚媒体人AnkaLau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Zara从设计到上架只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 , 远超“非快时尚”品牌6个月到12个月的生产周期 。 此外 , 快时尚还打破了春夏和秋冬的上新频率 , 每年生产的服装款式是“非快时尚”品牌的3倍到4倍 。
快时尚败走中国:Zara们连番关店,它们的衰败早在十年前就注定了】快的另一面是质量堪忧 , 过往多年关于快时尚质量差的新闻层出不穷 。
据陈彦林介绍 , 不少快时尚品牌从一开始的策略就是在“高端商场卖地摊货” 。 具体来说 , 这些品牌的地段选址、装修都和一线奢侈品一个档次 , 唯一的区别在于 , 其产品本身只卖低价 。 因此 , 品牌方给供应商提的唯一要求就是 , 版面面料要保证 , 要有时尚度 , 但对于那些看不到的地方 , 就不会要求质量 , “把一些衣服的口袋翻出来 , 就会发现做工很粗糙” 。
快时尚败走中国:Zara们连番关店,它们的衰败早在十年前就注定了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静珊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她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快时尚只有款式没有质量的设定 , 但几年下来 , 款式没有越来越好 , 质量倒是越来越差了 。 “比如一件很基本的灰色卫衣 , 刚买的冬天穿着还行 , 到了第二年 , 卫衣的领口和袖子都松了 , 颜色也变了 , 穿上之后整个人显得很不精神 。 ”
近些年 , 考虑到做工和质量 , 静珊觉得快时尚品牌的价格虚高 , 不值得刚上市的时候去买 。 但等到打折 , 达到心里价位了 , 又已经过季了 , “既然不再追求最新潮的款式了 , 也就没有买快时尚品牌的必要了” 。
原本快时尚还有快的竞争优势 , 后来这一优势也没了 。 AnkaLau提供了一个数据 , Shein的出货速度最快可以达到7天 , 比快时尚的周转效率还要高 。
时至今日 , 快时尚已经走到了分岔路口 。 仍然坚挺的品牌在试图向上向下突围 , 已经败走的品牌则在挣扎着 , 企图以更低的姿态 , 瞄准下沉市场的方式重回中国 。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Lectra的报告 , Zara和H&M正在转向增加皮革和羊毛等高档面料的使用 , 提升高端产品的占比 。 与此同时 , 快时尚还试图用两条腿走路 , 一方面推动高端品牌落地 , 比如H&M旗下的ARKET、&OtherStories、COS前后脚入驻中国一线城市;另一方面则通过与设计师联名 , 增加高端属性 , 比如优衣库与米兰奢侈品牌MARNIGAP联名 , GAP与Yeezy签下长达十年的合作合同 。
不久前 , Zara母公司Inditex更是不惜投入2.38亿欧元 , 在西班牙港口城市建起占地17万平方米的大楼 , 用于容纳营销和设计团队 。 有业内人士推测 , 这是Inditex试图撕掉快时尚标签的一种尝试 。
尽管在尝试高端化布局 , 对于把快时尚刻进基因的品牌而言 , 继续探索下沉市场则是他们给快时尚续命的主要方式 。 今年5月以来 , 优衣库就在浙江乐清、嵊州、湖北荆门、安徽淮南等二线以下城市接连开店 。
而以Forever21为代表的已经撤离中国的品牌 , 也选择了通过下沉市场作为杀回马枪的第一站 。 6月18日 , Forever21将返回中国市场的首家店开在了江苏泰州靖江印象城 。 据说 , 品牌的二店也选在了三线城市--江苏盐城 。
无论是向上布局高端化 , 还是向下开拓下沉市场 , 一众快时尚品牌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或许还是 , 自身还剩什么优势 , 以及到底能如何匹配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
(文中消费者及陈彦林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