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独具特色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大揭秘

科技冬奥进行时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场馆建设工作启动于2016年 , 至今已有5年多时间 , 在北京冬奥组委及北京市、河北省两地政府全力推动下 , 目前场馆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 ”7月30日 , 在北京冬奥组委召开的场馆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 ,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表示 。
据介绍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 , 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 。 截止到去年年底 , 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完工;非竞赛场馆大部分完工、部分即将完工 。 所有场馆将在今年全部按时交付 。 那么 , 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都具有哪些亮点特色 , 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
采用环保技术低碳能源 研究制订绿色建筑标准
“北京冬奥会将使用8座冰上场馆、10块冰面 , 除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因冰面未改造而沿用原有制冷系统外 , 其他7座场馆9块冰面 , 均使用环保型制冷剂 。 ”刘玉民介绍表示 。
据了解 , 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以及五棵松冰球训练馆4个场馆 , 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 。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也是最节能的制冷技术 , 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
不仅如此 , 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 其他现有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 其中绿色建筑三星标准 , 可覆盖国际LEED金奖标准 。
据介绍 , 北京冬奥会还为雪上项目研究制订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 这是北京2022冬奥会未来的一项重要的遗产 , 也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
值得一提的是 , 到2020年底 , 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 即电力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 , 北京冬奥会也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 。
设计传承自然山林理念 带动工业遗址再复兴
采访人员观察到 , 冬奥场馆规划建设中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首钢滑雪大跳台昵称是“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昵称叫“雪游龙”;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昵称为“雪如意”等等 。
刘玉民介绍说 , 雪上场馆在选址和赛道设计时 , 尽量贴合原有地形 , 比如雪车雪橇中心 , 赛道设计方案共经历5个版本 , 最终奥组委选择和山体最为贴合的版本;比如“雪如意”跳台最大落差约142米 , 北京冬奥会选址的山体落差正好140米;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均和原有山形地貌基本贴合 , 这样不仅减少了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 , 也减少了土方量 , 节省了工期和资金 。 并且 , 雪上场馆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很多措施 , 尊重原有自然环境 , 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
首钢有着百年的历史 , 随着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入驻和滑雪大跳台的建成 , 带动园区的整体复兴发展 。 如今 , 首钢园区已经从一个废旧的工业园区 , 建设成为一个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为基础 , 体育、文化、商业旅游相融合的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园区 , 也成了世界工业遗产保护与复兴的亮点 , 为奥林匹克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树立典范 。
使用2008年奥运遗产 赛后利用计划贯穿始终
刘玉民介绍说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最大程度使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 , 总数14个 , 其中10个为场馆遗产、4个为土地遗产 。 场馆遗产如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体育场等 。 土地遗产方面如国家速滑馆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的两个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的土地;而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冬奥村使用了奥林匹克公园的预留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