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南非专家:任何国家都不应因首次发现病毒而受到谴责


7月29日 , 多家南非主流媒体刊载了南非茨瓦内理工大学教授兼英国牛津大学技术、管理和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马莫·穆奇题为对新冠疫情的反思的评论文章 。 文章坚持认为病毒溯源是一个科学问题 , 反对将其政治化、污名化及意识形态化 , 反对疫苗民族主义 。 文章反对世卫组织第二阶段病毒溯源将重点放在实验室泄漏方面 , 而应在全球多国多地开展 。 文章不同意向病毒首先发现国追责 , 主张对有能力抗疫却因抗疫不力导致病毒扩散的国家追责 。
穆奇教授认为 , 新冠疫情大流行已显著改变了整个世界 。 疫情大流行造成失业、贫困、社会混乱、生命损失和社会不安定而为全世界提出了重大社会经济挑战 。 各国都在努力克服和战胜这场经济和社会危机 。 新冠肺炎疫情必将阻碍各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
穆奇教授称赞中国为抗疫的楷模 , 为世界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 中国科学家在第一时间分享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 , 帮助开发了检测试剂 , 这为后期开发不同种类新冠疫苗奠定了基础 。 中国医生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等可向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分享 。 中国政府还向世界多国特别是非洲国家捐赠了数以亿计的个人防护设备和疫苗 , 助力非洲抗击疫情 。
文章说 , 新冠病毒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病毒 。 当疫情暴发之时 , 我们对它几乎一无所知 , 尤其是它的起源、特征和传播途径等 。 然而 , 一些国家执意要走政治化、污名化和意识形态化的道路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声称该病毒是在实验室中人为制造的 , 但却无法证明这一点 。 《华尔街日报》以独家报道的形式 , 借助美国所谓新解密情报机构 , 再次炒作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假说 。 其目的昭然若揭 , 旨在阻挠全球溯源合作 , 摆脱国内抗疫不力的责任 , 并借机抹黑和嫁祸中国 。
穆奇教授指出 , 一些国家抗疫不积极主动 , 未能全力抗击疫情 , 导致新冠病毒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 在南非 , 最早发现的确诊病例均来自欧美国家 。 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意识到之前的错误 , 并认识到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对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必要性 。
他认为 , 疫苗民族主义和竞争是抗疫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 富裕的国家已拥有数十亿剂的疫苗 , 而发展中经济体仍在努力争取获得疫苗 。 新冠疫苗可获得性的巨大不平衡依然存在 , 特别是在富国和穷国之间 。 迄今为止 , 非洲大陆仅注射了约2100万剂新冠疫苗 , 相反 , 一些国家却仍在囤积数以百万剂的疫苗 。 不应让任何需要疫苗的国家掉队 , 也不应忘记任何等待接种疫苗的人 。 否则 , 全球抗疫努力将被破坏 , 疫情将永远不会结束 。
穆奇教授强调 ,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方式而不是政治的方式进行病毒溯源 。 病毒溯源一个科学问题 , 不应政治化、污名化及意识形态化 。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应紧密合作 , 寻找新冠病毒的真正起源 。 今年年初 , 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世卫组织与中国联合研究新冠病毒起源的报告 , 该报告分析了病毒的四种传播方式 , 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 , 其中包括承认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 。 这是病毒溯源工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 近期 , 世卫组织计划进行第二阶段的病毒溯源研究 。 这是十分必要的 , 但应该在第一阶段溯源基础上延伸 , 并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可能的早期病例 , 进一步了解冷链和冷冻食品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 没有必要再浪费更多的时间在那些有明确结论的研究内容上 , 如实验室泄漏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