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图科技的至暗时刻

依图科技的至暗时刻
文章图片
AI四小龙 , 命运本不同 。 原本与商汤、旷视、云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依图科技 , 眼下却面临着折戟资本市场的尴尬境地 。
7月2日 , 依图科技主动“撤单”A股科创板IPO , 暂时退出“AI第一股”的竞争序列 。 而不久后的7月20日 , 云从科技却成功过会科创板 。 此外 , 旷视科技在港交所碰壁之后亦转战科创板IPO , 商汤科技也在6月明确了其科创板+港交所的A+H两地上市计划 。
原本最有希望冲击魁首的依图科技 , 如今却困顿于资本市场的大门口 , 可投入大、盈利难的困境又岂能一撤了之?
实际上 , 依图科技先后抢占人脸识别、AI芯片和AI医疗风口想要业务突破 , 却始终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商业壁垒 。 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资金压力大的后遗症使其长期依赖资本输血 , 到了市场竞争的关键阶段 , 一步慢步步慢 。
依图科技商业化落地屡次受挫 , 还陷入降薪、裁员的风波 , 此时其IPO的终止恐怕将其彻底推入“至暗时刻” 。
“补血”两头堵
事实上 , 在过去8个月的IPO筹备期中 , 依图科技就曾两度“踉跄” , 谁知好不容易的曲折前行却最终成了主动撤回IPO申请 ,
2020年11月4日 , 上交所受理了依图科技的IPO申请 , 并于2020年12月1日进入问询阶段 。 然而之后的进程颇为不顺 , 在今年上半年曾两度中止 。
今年3月11日 , 依图科技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 , 3个月后恢复审核;6月11日 , 依图科技IPO再度中止 。 两次中止分别与红筹架构和财务资料超过有效期有关 。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对于持续烧钱的AI赛道来说 , 融资通畅是保证企业存活的关键 , 未能上市的玩家需要继续寻求外部融资 , 而这注定是越来越艰难的道路 。
AI企业早已被退去华丽的面纱 , 从资本宠儿成为如今的烫手山芋 , 估值偏高的质疑使得融资尴尬遇冷 。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更是直言道 , “不少AI公司割了投资人的韭菜” 。
2019年之前人工智能行业还广受资本追捧 , 但在此之后 ,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 AI企业的融资金额有不小的下降 , 自2020年开始便不再容易获得融资 。 这样的融资曲线 , 在依图科技身上也甚是明显 。
从其融资历程来看 , 2012年9月至今共经历了10轮融资 , 其中2018年两次融资拿到3亿美元 , 去年三月完成的融资金额降低为3000万美元 。 最新一轮融资停留在2020年6月 , 金额未披露 , 也就是说 , 依图科技已经一年多没有融资了 , 因此上市“补血”成为其撑下去的最大希望 。
依图科技的至暗时刻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天眼查
相关数据显示 , 2020年依图科技估值已达140亿元 , 过高的估值恐再难以获得资本青睐 。 而从2012年至今 , 资本陪跑十年 , 也到了退出求收益的时候 。 往日 , 高估值给予依图科技荣耀光环 , 如今却成为继续融资的最大阻碍 , 如同一场因果循环 。
错过了IPO的“窗口期” , 依目前科创板上市趋紧的环境 , 依图科技再次申报IPO恐怕不是短期内能兑现的;若转战港股 , 需要重新准备申请材料 , 且港股市场门槛不低;要么就只能在一级市场继续谋求资本输血 , 可其估值水平已经被推上了山巅 , 谁又愿意此时接盘这个烫手山药呢?
依图科技原本想借此次科创板上市募资75亿元 , 其中22.38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截至2020年6月末 , 依图科技账上的货币资金约为15.58亿元 , 但要知道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 , 依图科技累计亏损近73亿元 , 剔除优先股公允价值上升影响 , 主营业务也依旧是亏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