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前美国阿波罗登月,是骗局还是伟大创举?嫦娥五号已经证明
目前 , 嫦娥五号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携带此前采集的月壤样品 , 正在月球轨道环月等待 , 寻找合适时机返回地球 , 这次 , 嫦娥五号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任务 , 它也是1976年苏联月球24号探测器以后 , 人类时隔44年携带 , 又有探测器携带月壤回到地球 。
文章图片
中国嫦娥五号的月球任务的成功 , 也证明了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 ,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嫦娥五号其实是载人登月的1次技术验证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 , 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 , 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 , 历时1小时48分钟 , 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 , 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 苏联载人航天的成功 , 刺激了美国 , 美国决定抢先一步登陆月球 , 这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由来 。
确定了计划之后 , 首先要确定的是登月方案 。 经过长时间考虑 , 确定了三种方案 , 第一种是用大型火箭直接把飞船发射至月球轨道的“直接登月法''第二种是飞船分段送入地球轨道 , 再逐一对接后飞向月球的“地球轨道交会法”第三种是将飞船送入地球轨道 , 并推向月球的“月球轨道交会法'' 。 第一种方案所需技术简单方便 , 容易控制 , 但需昂贵复杂的特大功率火箭 。 第二种方案虽不需大型火箭 , 但总发射费用并不低 , 而且交会次数过多 , 不易控制 。
文章图片
第三种方案为NASA工程师约翰·霍博特所提出 。 霍博特设想用大型火箭把载有3名航天员的飞船送入地球轨道 , 火箭脱离后 , 飞船依靠惯性飞入月球轨道 。 2名航天员员进入登月舱 , 然后脱离飞船指令舱 。 登月舱用制动火箭减速在月面降落 。 返回时启动登月舱的上升发动机 , 与飞船指令舱会合 , 宇航员返入指令舱后便抛弃登月舱 , 开动指令舱火箭 , 脱离月球轨道而进入地球轨道 。 再入大气层时 , 将指令舱后的服务舱抛弃 , 仅剩指令舱溅落在太平洋上 。
最终因为技术原因 , 美国虽然采用了“月球轨道交会法” , 但服务舱/指令舱组合体与登月舱/上升级组合体在地面不对接 , 在阿波罗登月中 , 阿波罗飞船的服务舱-指令舱组合体在发射后需要先在近地轨道和登月舱对接 。 而登月完成后 , 登月舱的上升级从月面发射进入月球轨道之后还要再和服务舱-指令舱在月球轨道上对接 。
文章图片
中国则完全采用的是第三种方案 , 阿波罗飞船有服务舱、指令舱、下降级、上升级 , 可以分别对应嫦娥五号的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 。 而且嫦娥五号在地面发射的时候就是合体状态 。
除此之外 , 过程和阿波罗登月并没有两样 , 同样的软着陆月球后返回、同样的离开月球表面后与正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着的返回器进行对接、同样是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大气层 。
文章图片
可以说 , 嫦娥五号的成功证明了阿波罗登月方案的正确性以及可操作性 , 也证明了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 。
另外 , 嫦娥五号发回来的照片也更加证实了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 , 那就是月球土壤的照片 , 无论是阿波罗飞船还是嫦娥五号 , 月球土壤的特征都是类似“完整平滑”雪地的感觉 , 而实际上 , 那都是由尘土堆积起的一层尘土壳 。 之所以会看起来很平整 , 是因为月表没有空气流动 , 沉积在月球表面的尘土层甚至10万年都不会产生变化 。
- 亿美元|美国 AT&T 赢得 3.45GHz 频段 5G 网络竞标,耗资 90 亿美元
- 5G|华为利用5G毫米波发现园区入侵者,这让美国5G联盟情何以堪
- 打脸!华为在美国,用专利把英特尔、苹果、微软、高通打败了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瞧不起中国芯?芯片女神出手,30岁斩获国际大奖,让美国哑口无言
- 6g|港媒:中国又在这一领域让美国寝食难安
- 任正非说对了!19亿美元拆除华为设备后,美国5G有新消息!
- 美国|“绝不能让中国芯片供应自主计划得逞!”美国这回彻底不装了
- Windows|如果美国让微软断供中国windows系统,不会出现什么影响
- 加速行业变革!比亚迪联手美国公司发布无人驾驶配送车
- 戴尔|从美国戴尔看中国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