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内容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对于“内容”的定义(二)

搜狐|内容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对于“内容”的定义(二)

文章图片


(接前文...)
内容的生产与消费
上文提到 , 内容等于信息加载体 , 但这是否意味着内容的生产也如同这条等式般简单?
字面上 , 生产内容只需要将信息放入载体中即可 。 然而 , 谁来完成“放”这个动作、怎么放、放到什么载体 , 却比想象中复杂 。
信息自然是不会自己跑到载体中的 , 是人将信息与载体结合 。 在这一结合过程中 , 人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人先利用自己的感官直面事物运动 , 接收第一手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人脑处理后 , 又转化为了人脑认知下的第二手信息;紧接着人将这些被大脑处理过的信息与选定的载体结合 , 成为内容并传达出去 。
显然 , 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和“对载体的选择”在内容的生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人脑甚至能自我感知自己内部电讯号运动产生的信息 , 处理这些自己产生的信息并通过载体传达出去 。正是因为内容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人脑的处理和人的参与 , 才让内容不只是信息的简单复刻 , 而产生了缤纷多彩的内容世界 。
这就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 , 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信息时很有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处理 , 不仅处理的结果不同 , 最后选择的载体也可能不同 。

因此 , 不同的人生产出来的内容质量自然也参差不齐 。 面对同一棵绽放的向日葵 , 有的人会用文字作为载体写“这向日葵真美” , 而梵高则通过油画把向日葵的绚烂还原 。
审美是一件主观的事情 , 劣质的内容也许也会有人买单 , 但毫无疑问 , 优质的内容才更受欢迎 , 人们也更乐意消费优质的内容 。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消费内容的?这个问题在剖析内容本质时其实已经大致解答过:当我们在消费内容时 , 其实是在用我们的感官透过载体接收信息 , 并通过大脑解码这些信息 , 进而作出反馈 。
可以说 , 消费内容就是一个接收、解码并反馈特定信息的过程 。
相比生产内容 , 消费内容的过程要简单多了 。 由于信息本身已经经过一次人脑处理并被打包进载体中 , 已经变得相对易于被人脑理解 , 内容消费者只需要像拆快递那样 , 顺着内容呈现出的模样层层解码 , 就能完成消费 。
但这也带来了另一重困境:内容生产比内容消费更困难 , 优质且受欢迎的内容生产速度更慢、数量更少 , 内容的生产很容易就无法满足消费的需求 。
因此 , 如何扩大内容生产的规模 , 提高内容生产的质量与效率 , 是我们需要去探讨的 。
【搜狐|内容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对于“内容”的定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