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双虎2000年|论文被引50000余次,樊春海院士:“跨界”带来“翅膀”( 二 )


为此 , 樊春海独辟蹊径地提出将DNA四面体结构用于电化学传感界面的调控 , 并建立了“先组装、后检测”的框架核酸传感新方法 , 突破了界面限域组装与识别的难题 , 在促进生命分析化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
“我们希望在纳米世界通过一些先进的物理手段 , 让DNA等生物分子按我们的意愿堆积、编织 , 构成纳米器件 。 ”樊春海表示 , “这可能会引领未来新的纳米技术发展 。 ”
兴趣促成“交叉”
多学科交叉融合始终是樊春海研究团队的特色 。
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碰撞让他的目光聚焦在转化医学领域 。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双虎2000年|论文被引50000余次,樊春海院士:“跨界”带来“翅膀”】2018年 , 樊春海以王宽诚讲席教授身份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工作 , 恰逢我国医学领域首个国家级大科学设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建成投用 。
如何快速、准确开展各类遗传性疾病、传染病、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早期检测 , 是热点也是难点 。
机遇使然 , 樊春海加入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中 。
“转化医学就是要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之间架设起双向桥梁 。 ”樊春海说 , “和上海光源一样 , 它为科学家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 ”
此后 , 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 , 基于核酸分子自组装、逻辑编程、材料复合、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等技术 , 构建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机器人 , 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以及核酸标准物质检测提供全新智能工具 。
在樊春海看来 , “交叉”这个词贯穿于自己整个科学研究历程 。 他说自己是个“交叉学科研究者” 。
“我的很多论文是合作发表的 , 这跟我个人兴趣比较广泛、从事交叉领域有关 。 ”
樊春海与贺林等人便利用DNA纳米技术 , 开发出了DNA纳米基因芯片 , 用来检测疾病 , 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效率 。
“DNA纳米基因芯片体现了现代科技的交叉性 。 ”樊春海说 , “我们团队里就有来自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的学者 , 而开发出的这种芯片包含了多个学科交叉的合作效益 , 实现了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计算科学等多学科交叉 。 ”
永葆责任心和初心
在多个领域躬耕不辍 , 也让樊春海收获了诸多殊荣 。 他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国际电化学学会(IS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2019年 , 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科学部院士 , 又获得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 还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收入囊中;2020年 , 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22年 , 成为上海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在樊春海的字典里 , 没有节假日这个词 。 除去繁忙的科研工作 , 他还致力于提高全民 , 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
“科普工作是一种传承 , 无论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还是推动国家的科技发展 , 都需要保持初心、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 ”樊春海说 。
从2004年培养研究生开始 , 樊春海就不断鼓励学生:“做科研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 去挑战新事物 。 ”
他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来自不同专业 , 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与机械工程 。 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 , 因材施教 , 有效引导 。
他认为 , “学生是在适当引导下自由成长起来的” , 导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志向 , 并成为学生坚定的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