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中国年轻人为啥不吃哈根达斯了?( 四 )


此外 , 当下年轻人越来越追捧减糖的概念 。因此张书乐认为 , 甜食未来在中国的市场上会越走越窄 。
“年轻一代是消费主力 , 年轻人对糖的关注度相当高 。而如今养生的概念已经从40岁以上的人群蔓延到了z世代人群 , 这些人更追求健康的食品 , 近两年轻食流行就是个例子 。”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在戒糖 , 所以在非常想吃冰淇淋的情况下 , 我更倾向于选择八喜等推出了0蔗糖冰淇淋的品牌 , 至少它们看上去更健康 , 哈根达斯的一个冰淇淋球让我一整天的糖分超标了 , 减糖人士万万不可 。”毕小琳表示 。
中国人对甜品的甜度的接受能力一直以来都偏低 , 减糖的流行让更多的中国人喜欢上“不太甜”的口感 , 如前一阵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中国人对甜品最高的评价是:不是很甜 。”对待哈根达斯的口味 , 多位消费者都对《财瞭》表示 , “有点儿太甜了 。”
专攻线下门店是否成“败笔”?
在众多高端冰淇淋品牌当中 , 哈根达斯是唯一一个酷爱布局线下门店的品牌 , 而且铺位的选择几乎都是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商场的“黄金”位置 。
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是否有带来相等的回报?
“不管是蛋糕形式还是单块的冰淇淋 , 都不太适合线下门店中 , 几个人围着一个冰淇淋吃 , 氛围体验并不如普通的餐饮店好 。”张书乐认为 , 冰淇淋并不适合中国人的社交习惯 。
其还举例说到 , “下馆子”的时候 , 消费者很可能也会点冰淇淋作为吃饭聊天的甜点 , 即使大多数餐饮店中的冰淇淋的味道都不如哈根达斯冰淇淋的味道好 , 但是社交的整体体验更好 。
冰淇淋|中国年轻人为啥不吃哈根达斯了?
文章图片

此外 , 张书乐认为 , 堂食哈根达斯的局限性很大 , 消费时段基本只能局限在下午茶时间段 , 且消费的季节性很强 。
但多位专家认为 , 哈根达斯的线下门店起到了品牌教育的作用 。一餐饮领域业内人士薛逸凡(化名)称 , 在哈根达斯出现以前 , 冰淇淋都与家庭、孩子相关 , 而哈根达斯成为了第一个成功把自己营销成和成年人性感相关的品牌 。
早年间 , 哈根达斯的一则男女缠绵之际 , 边上放着一桶哈根达斯的广告轰动全球 。“爱她 , 就带她吃哈根达斯 。”的广告也深入了中国一代人群的内心 。“这一品牌形象至今适用 , 只是高贵感没了 。”薛逸凡表示 。
另一位零售行业研究人士宋军言(化名)也表示 , 哈根达斯的市场教育相比较其它新兴的品牌做的更好 , 当其下沉到经济没那么发达的城市的时候 , 由于大众对其有最基本的认知 , 他们的市场接受度也会更高 。
宋启明则认为 , 虽然站在今天的角度 , 哈根达斯的线下门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的确有点“不值当” 。但是从完整的历史来看 , 20年前哈根达斯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 , 哈根达斯的线下门店策略的确提供了不少的品牌支撑和品牌形象的塑造 。
对于一代的年轻人来讲 , 哈根达斯的门店也都代表着情侣约会的地方 , 成为了一个记忆点 。从整个品牌的宣传来讲 , 门店也为品牌的塑造做了很多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