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聊聊电视厂商的“画质芯片”:技术还是话术?其中的猫腻不少( 三 )


之所以说诡异 , 是因为这颗芯片的规格显然是一个智能系统的主SoC芯片规格 , 但是TCL自己也不像华为那样单独开发电视芯片 , 用的不是联发科就是螃蟹厂的电视芯片 , 那这颗领曜M1芯片是怎么来的呢?在宣传图片上 , 我们看到一排很小的字 , 表示领曜芯片M1为产品机型的推广名称 。 这也就是说这颗芯片的名称只是用来推广用 , 而从TCL这些采用这芯片的电视特性来看 , 这芯片显然就是联发科的MT9652芯片 , 所以目前TCL还是用的联发科单芯片方案 , 只不过鸡贼地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称 。


不过海外的TCL高端电视或许有一些不一样 。 像国内用MT9652的机型 , 包括X11和Q10G , 事实都只有一个HDMI 2.1接口;但海外TCL的机型 , 比如说C935和C835没有用上国内产品的术语 , 将其说成什么领曜M1芯片 , 而是老老实实说这是联发科的MT9615+芯片 , 而且还拥有4个HDMI 2.1接口 , 很显然比国内要强得多了 。
当然也有像华为这样 , 自己开发电视芯片的 , 比如华为现在用在智慧屏中的SoC一共就有两代鸿鹄芯片 , 当然这芯片性能其实不错 , 不过相比联发科在功能上差得还比较远 。 鸿鹄其实也是系统主芯片和画质芯片二合一的方案 , 第一代鸿鹄芯片不支持HDMI 2.1 , 最新的华为智慧屏用上新的鸿鹄芯片 , 总算支持HDMI 2.1 , 但是效果烂得一塌糊涂 。 而且从画质角度来看 , 华为这么多年其实变化不大 , 对低分辨率画质优化出色 , 但边缘粗糙 , 细节不够 , 难以和其他电视的画质引擎技术相比 。 不过好歹华为不需要说自己有单独的画质芯片 , 一个鸿鹄就解决所有 , 其实和联发科芯片是类似的 。

其实在我们看来 , 有没有单独的画质芯片并不重要 , 更重要的是电视厂商有没有自己出色的画质优化技术 , 并且将其体现在电视上 , 说白了主要体现的是软件方面的能力 。 如果主芯片能够驱动厂商研发的这套画质引擎 , 那么自然不需要厂商去做单独的画质芯片;而主芯片如果像联发科这一代芯片这样问题多多 , 那厂商为了画质和功能不受到影响 , 单独做画质芯片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
所以对用户来说 , 最终还是要看“疗效” , 像索尼的XR、飞利浦的P5 , 我们更可以看做是画质引擎 , 如果下一代联发科的芯片没有这么多问题 , 也能有效配合并且驱动厂商的画质引擎 , 那么没有单独的画质芯片也不是什么事儿 。 当然像一些厂商本身技术能力匮乏 , 没自家的画质引擎技术怎么办?直接抄联发科的方案呗 , 毕竟联发科的芯片中自己就有一套基本的画质软件在里面 , 拿来直接用就是了 , 小米不就这样嘛 , 当然真有啥问题也是没办法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