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樊巍】《环球时报》记者29日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时深度】在空间站“种粮”“种菜”是个大课题( 二 )


而在7月28日 , 3名航天员完成生命生态实验柜科学实验单元在通用生物培养实验模块中的安装工作后 , 开始对带上中国空间站的实验样品拟南芥和水稻种子注水 , 正式开展在轨实验 , 在温度、湿度、光照控制正常的情况下 , 地面人员通过下行的图像数据分析判断 , 水稻和拟南芥种子萌发后生长状态正常 , 后续按计划开展培养和在轨实验 。
赵黎平称 , 问天实验舱在发射升空后 , 空间环境保障分系统24小时监测空间环境的变化情况 , 目前共发布空间环境预报产品549份 。 根据目前空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 , 近期太阳活动水平极低到低 , 地磁活动以平静至微扰为主 , 这将有利于空间站各项在轨工作开展 。
后续空间实验将更加“高能”
截至目前 , 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已在轨工作80余天 。 3名航天员乘组将有一项大任务 , 就是等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 。 据《环球时报》采访人员了解 , 我国空间站第二个实验舱段——梦天实验舱已于本月初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 , 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 并将于今年10月择机发射 。 待发射成功后 , 我国国家太空实验室就会建成 。 随后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 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轮换后 , 将在轨驻留6个月 。
在29日举行的情况介绍会上 ,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问天实验舱主任设计师赵黎平介绍了后续空间应用系统的主要工作项目 。 赵黎平表示 , 在8-10月间 ,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将开展生命生态实验柜在轨实验 , 生物技术实验柜、生命生态实验柜定期模块巡检 , 以及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与低温存储柜在轨测试 。 在神舟十五号乘组任务期间 , 还将进行能量粒子探测器、等离子原位成像探测器舱内组装、自测试、舱外安装、在轨测试、在轨工作 。
而在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 , 我国还将择机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 , 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 , 开展巡天观测 , 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和维护升级 。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员、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此前在接受《环球时报》等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 巡天空间望远镜为2米口径 , 成像质量与哈勃相当 , 视场大近300倍 。 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领域将利用巡天光学望远镜、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等天文观测设施 , 开展暗物质与暗能量 , 宇宙结构形成与演化 , 星系起源与演化 , 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与演化 , 宇宙线起源以及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等研究;着眼全球气候变化、碳达峰与碳中和等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 开展对地观测新技术和新体制的研究与验证 。
此外 , 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还将发展空间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太空智能制造与建造、微小卫星编队及应用、地月空间光通信与自主导航技术、核心元器件与部组件等空间新技术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