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穿越黑竹沟 揭秘“中国百慕大”( 四 )


当时 , 队员们在核心区的不同点位 , 先后多次利用电子指北针和机械指北针测量数据 , 对罗索依达沟内的地磁带进行比较测试 , 在测试点2714米处 , 测到地磁带偏转达30°之多——这也是迄今第一次人类在此实地测得的数据 。
曾有专家通过经验判断加上采样鉴定 , 当地岩石确定为含铁量高的玄武岩 。 石门关存在着大量玄武岩 , 它们各自释放磁性形成了磁场 , 并对原本的地球磁场产生了干扰 。 这样一来 , 指南针就失灵了 。
不同的玄武岩 , 含铁量不同 , 磁场强度不同 , 为了更精准地做出判断 , 科考队员们特意在山上、路边、河谷等地采了七八块石头样本 , 带回实验室进一步检测 。
探险队在此地也着实遭遇了很多不同寻常的现象:对讲机出发之前测试明明没问题 , 但是进入黑竹沟里就没有信号; GPS、北斗测量仪在外面连续使用几天都没事 , 但是在沟里两三个小时电就耗尽 , 其间还出现信号断点 。
因此 , 探险队多次遭遇迷路 。 依据以往的经验可从植物倒伏判断方向 , 但是因为里面植物太茂密 , 根本无法判断 , 并且 , 行进时看不到前面队员就大声呼喊问询 。 然而 , 当间隔超过二三十米 , 再喊 , 彼此便听不到了 , 也没有回音 。 于是 , 刘勇决定每两个队员之间保持在20米内 。
第三天傍晚 , 保障安全的户外专家王圣滔 , 忽然看不到在队尾的强介了 。 由于强介一路负责拍摄素材 , 前面挂着相机、摄像机 , 背着无人机 , 走走停停 , 常常会因拍摄“拖”整个队伍的后腿 。 王圣滔体能好 , 背了很多东西 , 既要在前面探路 , 还要经常来回跑到后面接应队尾的队员 。 好不容易把强介等来时 , 一时抛出句气话 , “天都快黑了 , 还在拍 , 以后再也不跟你一起出来了!”而到晚上宿营时 , 两个人又相谈甚欢 。
队里的女队员谭静 , 曾是全国定向越野冠军 , 下河蹚水 , 上山攀爬 , 不输于男队员 。 这次她担任重要的测绘记录、情报收集工作 , 功不可没 。
“科考队员们在行进中工作不是件容易事 , 有时很惊险 。 一次 , 我们在一悬崖上准备飞无人机进行拍摄 , 当时一边小心翼翼、稳稳地操作无人机 , 怕不能回收机器 , 丢失里面的宝贵资料 , 一边用余光扫察周边悬崖峭壁的地形 , 保证生命安全 。 ”刘勇介绍说 。
第三天 , 队员拨开茂密的箭竹丛林 , 在浓雾、大水中摸索跋涉 , 从海拔3280米的荣宏德草甸翻山越岭向南进入无人区 。 队员这样记录:行程仅3.8公里 , 徒步时长约9.5小时 , 累计下降量1002米 。
成功穿越取决于科学的态度和准备
雾气笼罩的密林里 , 蚊虫如影随形 , 队员不堪其扰 。 一路队员不敢摘帽子 , 凡是露在外面的部位都有被叮咬的红肿脓包 , 途经溪流蹚水和穿越密林时 , 还有蚂蟥逮到机会就钻进队员的衣裤、旅游鞋中叮咬 , 弄得队员大腿、脚上血印斑斑 。
一路上 , 探险队不仅要克服艰险的路途攀岩前进 , 还时刻不忘利用携带的电子仪器和北斗测量仪 , 沿途详细记录整条线路的海拔、风险点、露营点、水源地等的经纬度、地磁偏转等资料 , 随队极限摄影师还拍摄了大量探险、地理风貌(如悬崖、瀑布、草甸等)和动植物等珍贵的一手影像资料 。
临近第三晚 , 眼看着要下场大雨 , 筋疲力尽的队员们只能寻找河谷中地势稍高的地方露营 , 结束一天行程照例进行总结记录 。
半夜而至的滂沱大雨使得河水水位不断攀升 , 听着密集的雨点敲打帐篷 , 队员判断着雨的大小 。 后半夜雨点加大 , 刘勇开始担心 , 一是大雨引发山洪暴发很危险 , 半夜帐篷有可能会被洪水冲走 , 还有 , 雨若一直不停 , 第二天可能无路可走 。 看到水面一点点上涨 , 大伙儿提心吊胆担心暴发山洪 , 几乎一夜没合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