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人工智能新图景:这里比想象更“无限”
分布式智能感知系统、跨模态智能情报服务、多智能体博弈训练、自主无人系统、“电科芯云”微系统协同设计平台……近日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公布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成果 , 其中 , 以深度伪造视频识别技术、仿生机器鱼智能探测系统、虚拟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研究应用成果 , 可广泛用于政府决策服务、市民衣食住行、城市综合治理等诸多领域 , 呈现出人工智能的新图景 。
“我们正在全面转向人工智能研究 , 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 , 构建智能网信体系 。 ”智能院院长万谦告诉采访人员 , 围绕中国电科“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三大定位 , 成立不到10年的智能院全面转向人工智能研究 , 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家治理、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广泛应用 , 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惠及百姓生活、服务社会公众 , 支撑引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
视觉SLAM技术:机器人有了自己的眼睛
有人曾打比方 , 若是手机离开了WiFi和数据网络 , 就像机器人离开了SLAM一样 。
机器人自主执行任务的前提是知道自身的位置 , 而定位信息是由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的 。 如果将机器人投放在城市楼宇间、立交桥下、室内、深山密林这样的环境中 , 由于遮挡导致卫星信号微弱或者消失 , 容易导致机器人不能及时准确获取自身位置信息 , 无法执行精确任务 。
“机器人主动感知技术能够让机器人具有自主定位和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 ”智能院认知与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张峰告诉采访人员 , 利用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 意为“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不但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 , 还可以实时构建包括环境几何结构、颜色、纹理等特征信息的三维地图 。 有了“眼睛”的机器人 , 能够看到周围环境 , 摆脱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依赖 , 为自主完成既定任务提供了关键保障 。
危险复杂环境机器人如何探索救援?“机器人的‘眼睛’是能够在黑暗中能看清环境的 。 ”张峰介绍 , 通过集成红外传感器 , 机器人可以在地下、洞穴这样的黑暗环境中执行探测任务 , 结合自身定位和目标检测识别信息 , 对视野范围内的指定目标进行探测、识别、跟踪以及目标定位 , 感知周围有什么物体以及它们的位置 , 可用于危险复杂环境下的探索救援等任务 。
除了用于探索救援 , 视觉SLAM技术还可以应用在服务机器人领域 。 比较简单的 , 像命令机器人去拿取某个物品 , “机器人知道物体的位置和环境地图后 , 通过SLAM技术构建家庭环境地图 , 然后规划出没有障碍的行进路径 , 这样就可以顺利拿到指定物品了 。 ”张峰说 。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飞快 , 想让用户在AR/VR、无人机、无人驾驶领域体验加强 , 离不开视觉SLAM技术的支持 。
“AR技术就是将虚拟的信息呈现到真实世界 , 通过SLAM技术的实时定位 , 将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在真实的环境进行显示 , 随着显示介质移动 , 虚拟的物体也保持跟随真实环境 。 ”张峰告诉采访人员 , 使用AR技术进行室内导览 , 可以将虚拟的物体叠加在真实的房间中进行显示 。 当观察者携带显示介质移动时 , 虚拟的物体看起来保持在真实房间的固定位置 。 实际上 , 通过SLAM技术的实时定位 , 虚拟的物体是随着观察者的视角变化实时地更新位置进行显示的 , 这样就使观察者看到的就像是真实房间里的物体一样 , 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看 。
“海雀”芯片:AI能力快速赋能无人设备
- CPU|元宇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公司已投高科技超100亿,股价仅3元
- 图灵奖|中国科技团队创历史,360打破行业垄断,登顶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
- 图灵奖|“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单,“中国代表队”力压群雄登顶榜首
- 技术|C端不买单,B端买单难,元宇宙真能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学会赚钱?
- 大数据|人工智能步入千家万户,智能机器人的前景怎么样?
- 大脑|(稳健前行开新局)武汉:抢抓数字经济新“基”遇
- 机器人|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产品经理|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人工智能|“慢”生意驶入快车道,鹰瞳科技成为医疗AI第一股
- 央视|央视《淘淘新年货》上架乡村年货 购物车展示数字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