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亏损裁员,社交项目边缘化,映客押注元宇宙能否翻身?( 二 )


为了摆脱对娱乐直播业务的依赖 , 映客早早便开始积极搭建直播业务之外的社交产品矩阵 。
映客董事长奉佑生曾提到 , 不能等到秀场直播已经存在挑战了才去做新探索 。 任何企业都有生命周期 , 要在产品进入成熟期之前 , 就开始探索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 2018年上市时 , 映客内部开始有意识地打破组织墙 , 将一两千人规模的企业打散成几十个创业团队 , 实行“内部赛马”机制 。
直播+社交双轮驱动模式因而得以形成 , 映客直播app之外 , 打造了一个新的社交产品矩阵:既有主打年轻人兴趣社交产品“积目” , 也有覆盖下沉市场相亲需求的视频相亲“对缘” , 还有以线下“超级喜欢”为代表的相亲业务 , 以及小众户外露营人群“觅野” 。
社交业务兴起 , 而秀场直播则日渐萎缩 。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崛起 , 加上直播带货与游戏直播的冲击 , 监管政策不断加严 , 秀场直播用户不断流失 , 活跃度下降 , 直播间“榜一大哥”消失 , 秀场直播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
映客在秀场直播式微之前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 , 但这条增长曲线并不稳健 。
危险的陌生人社交
分散投资法则告诉大家 , 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 所以企业们通常会选择打造产品矩阵 , 进而将风险分散 。 但这种商业策略的弊端在于 , 大多数产品属于陪跑 , 不盈利的产品反而成了主产品的掣肘 , 拉低整体盈利能力 , 内耗太严重 。
奉佑生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 , 为了避免出现“方向对了 , 团队不行”的失误 , 一旦有认可的赛道 , 就同时开两三个团队 , 防止最终丧失整个赛道机会 。 同一类项目 , 映客内部会北京和广州的团队分别做 , 不同团队赛马 。 产品开发周期很快 , 一般7天左右就能开发出来一个产品 , 推向市场 , 之后通过数据决定要不要放大 。 产品自我证明的期限是一个月到一年时间不等 , 数据不太好的产品 , 一个月就关停 。
速生速死的产品 , 属于必要的创新 , 与此同时 , 也不可避免伴随着资源浪费 。 映客内部人士表示 , 创新九死一生 , 创新多 , 但很难有现象级创新产品 。
映客很多产品属于来去无声 , 没有掀起任何水花 。 一位映客内部员工告诉Tech星球 , 映客员工自己都搞不清楚公司一共有多少产品 , 很多产品属于以月为周期的“月产品” , 大众都没听过就下线了 。 像财报中浓墨重彩提到的露营产品“觅野” , 监测产品数据的员工都不太了解 。
此外 , 社交最大的风险在于 , 好不容易重金打造 , 最终跑出来的产品 , 随时有被下架的风险 。 据Tech星球不完全统计 , 映客此前在财报或公开报道中提到的产品 , 不少都已下架 。 像社交产品音泡 , 2019年下架 , 相牵2021年8月下架 , 今年以来 , 映客“香芋星球”、“软声”等产品相继被下架 。
映客此前针对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视频产品“种子视频”、语音交友平台“不就” , 如今也搜不到产品踪迹 。
值得一提的是 , 种子视频此前曾被映客寄予厚望 , 外界称其为视频版的“趣头条” 。 数据显示 , 2018年4月上线以来 , 注册用户短时间内便突破2000万 , 日活达到200万 , 用户日观看时长高达100分钟 。 但这样一款用户规模的产品 , 后来也无疾而终 , 目前已查无此app 。
陌生人社交属于社交江湖的危险游戏 , 流量增长离不开荷尔蒙 , 平台很容易陷入荷尔蒙经济陷阱 , 业务打擦边球 。
社交并没有想象中赚钱 。 映客陌生人社交产品积目 , 眼下依然正常运营 , 但映客最新财报已经没有再主动提及积目 。 这款扛起映客社交营收大旗的产品 , 日前成为映客扭盈为亏的直接导火索 。 映客财报显示 , 受旗下产品积目主体公司蓝莓所累 , 今年上半年映宇宙由盈转亏 , 计提5亿元商誉减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