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转移东南亚?半导体供应链迫切寻找新“中国工厂”( 二 )


半导体产业链转移需要人才、劳动力、物流、能源等一系列必要因素的支撑 , 东南亚在上述领域逐渐成熟 , 而这些优势正是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入驻的有利条件 , 预计未来10年外资进入东盟的速度和规模预计还将不断增加 。
【东南亚|转移东南亚?半导体供应链迫切寻找新“中国工厂”】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供应链重组 , 半导体行业中的企业在这场震荡中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 , 在降本提效的同时 , 兼具政治考量、多元化以增强弹性 , 东南亚已成为各大厂商“入驻”的“大本营” 。
真能找到下一个中国大陆吗?
东南亚能够取代中国大陆 , 成为下一个“超级工厂”吗?
首先 。 中国大陆制造业外溢有限 。 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与利益深度绑定 , 制造业系统互相牵制 , 并非政治力量可以轻易搅动 。 美国智库在《华盛顿邮报》撰文称 , “芯片法案”本身不太可能阻止美国公司继续在中国大陆进行生产 。 特斯拉仍然在中国大陆设厂、苹果大量供应厂家仍在内地 。
其次 , 制造业的成本固然是重要考量 , 供应链的效率也是核心竞争力 。 在过去20年来 , 中国大陆市场让苹果等半导体企业成功创建了一个高质量且致密的供应链网络 , 当前的东南亚并不能完全满足苹果的需求 。 如今 , 中国大陆的张江、苏州工业园区等产业集群“硬科技”的底色愈发凸显 , 单单苏州一市GDP每年达万亿级 , 抵得上东南亚一国 , 东南亚的产业规模也难以企及 。
当前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部分半导体需求下降 , 新芯片厂的建设计划多有被搁置或取消的情况 。 能源危机屡次导致工业体系的紊乱崩溃 , 冲击着半导体行业 , 能源问题可能成为未来半导体制造的重要考量 。 越来越多的变量将影响半导体供应链的重组 , 需在变化之中需找不变 。 如若中国大陆制造业外溢 , 东南亚仅能继承中国大陆的早期发展 , 大规模、高成熟度、高配合度的中国大陆供应链仍难被替代 。
(校对/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