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一文说清楚3种结构图( 二 )


实际上,对于竞品拆解/已有产品整理,我们可以从已有产品出发去了解产品,按照产品结构梳理产品功能去理解业务,而最终还是要在全面掌握了业务逻辑/商业规则以后再重新站在业务角度来梳理出功能结构图。
在这个过程中,从产品结构开始着手是帮助我们快速理解业务的一种方法而已,切不可当成了最终结果。
前面我们提到“合适的”功能结构图,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绘制的功能结构图是否合适呢?
一般来说,除非公司和产品有重大战略上的调整,否则其主要功能模块不会发生变化,常常是一些分支上的增减。这样的功能结构图扩展性很强,能够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适应发展的需要。
但如果是不合适的功能结构图,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主要功能模块或次一级重要功能模块的重大调整,常常在经历了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就感觉到功能结构框架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了。
这种情况其实是一开始就没有想清楚业务的重点、优先级是什么。
绘制功能结构图时我们该如何掌握颗粒度呢?
一般主要功能模块不宜太多,以免分不清主次,以5~9个为佳。
不管多复杂的产品都可以提取出最重要的几个部分,以时刻指导我们应该将最重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哪里,告诉用户我们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与服务是什么。
从主要功能模块上,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产品的调性、方向与主赛道。而层级上,2~3级为宜。
功能结构图的绘制是产品经理的思维由发散趋向于收敛的过程,刚开始的颗粒度一般比较大,可能仅涉及到某个功能模块,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功能结构图的颗粒度会不断细化,最终可以拆分至某个具体的功能操作。层级上最好控制在3级以内,再细分下去的意义不大,功能结构图的主要目的还是从整体上描绘出整个功能体系。
二、信息结构图我们所处信息社会中,有着强烈的信息爆炸感受。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来说,也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
互联网产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工具型和内容型(一款产品不是绝对的属于某一类,如微信,即时通讯可以看作是沟通工具,而朋友圈可以看作是社交内容)。对于内容型产品来说,信息会更加多样和繁杂。但无论是哪一种,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产品都是关于“信息”的产品。
而信息是有结构的。
每个人在撰写简历时,其实就是把个人相关的信息整理成结构化信息的过程。
每个人的简历上大致会包含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工作时间、职位、收入情况、离职原因、毕业院校、学习时间、所学专业、获得证书等信息。
这么多信息,如果一一就这样罗列在这里,会显得非常繁杂。
但我们可以将其梳理成以下分组,看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1. 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
  2. 工作经历(工作单位、工作时间、职位、收入情况、离职原因);
  3. 教育经历(毕业院校、学习时间、所学专业、获得证书)。
将信息进行结构化梳理后,会更清晰、更有条理。
而且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以上信息是对“一个人”这个对象的结构化信息描述。
信息结构图就是将业务中的对象按照如上的方式梳理而成的结构化信息图谱:
页面|一文说清楚3种结构图
文章插图
在绘制信息结构图时我们需要注意:信息结构图和页面以及交互是没有关系的。
有些产品经理在绘制信息结构图时就完全按照页面结构将信息逐级罗列出来,这是完全错误的。如前面功能结构图是站在业务角度鸟瞰功能体系一样,信息结构图也是站在业务角度鸟瞰信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