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王世全:能帮人类完成“枯燥且危险”任务的机器人,应该长这样
上一周,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计划,预期特斯拉将在未来制造出能够替代人类从事“重复、枯燥且危险”工作的机器人。
但其实在我们最近的当前,国内的许多工厂也已经有了配备新一代机器人的流水线。那么这些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的机器人,是怎样被设计出来的呢?
文章插图
王世全
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下面是从事机器人研发工作的王世全带来的演讲,一起来看: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过去四年致力做的事情——研发新一代的机器人技术。
说到机器人,大家想象中的机器人可能是这个样子。
它能够灵活有效地为人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即便是最前沿的机器人,因为在开放环境下,它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能以一个非常低效、缓慢的工作状态,去胜任局部的、有限的任务。
我们认为,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目前的机器人很难适应现实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很难灵活地适应环境中的变化。
传统的机器人基本上是在重复的轨迹上进行重复的运动,或是通过视校的方式记录点位,或是通过编程的方式在比较确定的环境中工作。
如果配备了视觉,机器人可以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因为轨迹的计算效率其实不是那么地高。而且目前视觉还有很多局限,包括成本、打光,还有一些成像的精度和刷新的频率等,所以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仍然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重新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并称之为“自适应机器人”,就是一种能够以更加类似人工作的方式去工作的机器人。
文章插图
在我们的这项技术里面,机器人是基于底层的灵敏的力觉。我们开拓了一种新的传感技术,可以使得传感器从成本、精度还有稳定性的方面有量级的提升。
正如视频里面呈现的那样,它可以感知小于3g的力的变化,从而赋予机器人类似人的触觉的能力。
人另外一个本能是条件反射,基于力学就是说机器人怎样通过力学的方式快速地适应工作、完成工作。像视频里面展示的,我们从底层的软硬件一体化研发开始,比如说通过立杆的方式,使得机器人能够以5倍的效率、30倍以上的精度,完成抛光的任务。
我们的整个软件架构是基于任务而不是基于绝对轨迹的。它更多是以人的小脑的方式来运作的。比如像视频里面,让机器人能够用力学的方式让一个小球在盘子上面旋转,同时可以非常灵活地去适应实时环境给它的一些干扰。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核心能力。
基于我们的底层的触觉、条件反射,还有全身的协调,我们才能够让人工智能机器人起到决策和判断的作用,从而构建我们称为层级式的机器人智能的技术。我们的底层设计是简单快速的、基于力的条件反射;而上层是复杂的、稍微慢一些的人工智能的决策。
对于这种技术的实际应用,我们以工业为例,在传统的工业生产线中,由于机器人本身的一个适应能力的限制,需要额外加上很多非标的工装治具、额外的设备,还有二次定位。所以呈现出来的整个线的形式是类似图中这样的比较复杂的方式。
而如果是基于我们的“自适应机器人”,就可以极大地简化周边的设备,使得整条线更加的柔性、简洁。
另外,这种复杂的基于力的工艺,在自动化层面能够直接配备人使用的普通工具,从而达到很好的抛光打磨的效果。
- 白白胖胖头顶起雾走走停停安全无误在哈尔滨站候车厅内一边消毒一边在室内移动的智能消毒机器人...|火车站里的机器人服务,是什么体验?
- 机器人|售价10万的日本“妻子”机器人,除了生娃啥都能做?太天真了
- 王中林|华为全球专利榜第四;京东海外开设机器人零售实体店;Oculus遭反垄断调查|科技周报
- 技术|C端不买单,B端买单难,元宇宙真能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学会赚钱?
- 大数据|人工智能步入千家万户,智能机器人的前景怎么样?
- 机器人|中国机器人“独角兽”,抢下国内90%份额,优势还在持续扩大!
- 机器人|老销售是怎么选电销机器人的?如何避坑?这些点需要注意
- 机器人|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产品经理|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类一身“毛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 机器人|安踏50%、特步80%,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