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全球气候格局正在变化?
文章图片
我国各地气候状态的异常都发生在一个重要的背景之下:全球气候变暖|图源:pixabay.com
导读
今年以来 , 我国北方多地汛情提前、南方则忍受着愈加严酷的高温 , 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个重要的背景之下:全球气候变暖 。 值得警惕的是 , 随着全球温升幅度的增加 , 这些气候异常可能进一步常态化 。
撰文|余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责编|冯灏
今年 , 全国整体气候非比寻常:北方天气是雨雨雨 , 以北京为例 , 发生多场持续性降水过程 , 截至2021年9月30日 , 累计降水量达860.8mm , 前三季度的降水量就已经超过了具有地理分界意义的800mm等降水量线(北京多年平均同期累计降水量为554.0mm);而南方天气是热热热 , 广东、湖南等地的高温数值刷新了历史记录 。
我国各地气候状态的异常并不是孤立存在 , 而是都发生在一个重要的背景之下:全球气候变暖 。
文章图片
图11850-2020年观测到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距平序列(相对于1850-1900年)|图源[1]
气候变暖有哪些证据?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 , 近年来气象观测数据不断丰富、更趋准确:
(1)观测内容覆盖气候系统多圈层 。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 通过地基观测、海洋观测、卫星反演、飞机、雷达和其他高层大气观测等手段 , 科学家们获取了气候系统多圈层、多要素的观测资料 , 收集了至少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大气、陆地、海洋等观测数据 , 形成了包括温度、云、风、冰、雪、洋流、海平面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序列 。
(2)长序列观测数据越来越准确 。 全球气候观测在1850年以前都比较有限 , 一直到1850年之后 , 才开始持续积累并得到不断丰富 , 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同时 , 通过对1850年以来的地面温度数据进行非均一性订正和插值处理 , 科学家们对过去100多年的气候变暖给出了更加确定的估计 , 2001-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较1850-1900年增暖0.99°C 。
(3)新的观测技术和分析方法使得数据分辨率不断提高 。 新的卫星遥感观测、再分析资料技术发展和气候模式等提供了大量越来越精细化的数据 , 比如高分辨率的大气再分析资料MERRA2和ERA5等 , 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 同时也为揭示区域气候变化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
(4)古气候研究和历史数据信息化使得气候变化认知可以追溯到更古远的时期 。 IPCCAR6评估了更丰富的树木年轮、冰芯、沉积物、化石和其他古气候的序列 , 基于上述数据重建了更长且更高分辨率的气候序列(比如:温度和干旱等) , 为认识千年以上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提供了大量新的证据 。 同时 , 还补充了融合和订正后的早期观测系统甚至手工记录的历史数据 。
基于对更为丰富和准确的观测数据的科学评估 , IPCCAR6指出 , 自工业革命以来 , 整个气候系统经历了广泛和快速变暖 , 包括:
(1)大气圈:
●陆地地表平均气温上升
●极端热事件增加 , 极端冷事件减少
●对流层增温
●陆地区域降水普遍增加
●近地表层绝对湿度增加
●大气环流调整(包括中纬度风暴路径向极移动)
(2)海洋:
●海表温度增加
●海洋热容量增加
●海平面上升
●海洋酸化
●海洋上层溶解氧降低
(3)冰冻圈:
●北极海冰面积和厚度减小
●南极海冰范围减小
●春季积雪减少
●格陵兰和南极冰盖退缩
- 副董事长|京东方A董秘回复:公司与全球数千家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 普莉希拉|祖籍徐州的普莉希拉,嫁全球第5富豪扎克伯格,坐拥6530亿被说丑
- 任正非|任正非与孟晚舟的姓氏为什么不一样?
- 苹果|马化腾称,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这是谦虚说法还是有所顾虑?
- 5G|关于5G,华为赢了
- 物联网|据说,物联网也可以称之为“一张想想的网络”,物联网世界是梦
- 供冷供热约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耗的50%|吸附式制冷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 微信聊天最令人头疼的场景是什么?一定有人会说是对方发来一连串语音还都是超过30秒的长消息...|终于!微信上线万众期待的新功能!网友:总算等到了
- 智能手机|全球第17位!App Annie报告:2021年中国人均每天用手机3.3小时
- |电脑界有两种说法“高U低显”和“低U高显”,你们觉得哪个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