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无数人重复的实验为何成就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采访人员 许琦敏
北京时间10月6日傍晚 ,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凭借对“不对称有机催化发展”的贡献而获得这一殊荣 。 他们的发明革新了人类合成分子的方式 , 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 并使化学更加绿色 。
“这个催化概念既简单又巧妙 , 事实上 , 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想到它 。 ”正如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约翰·奥克维斯特所言 , 两位新科诺奖得主给予科研的最大启迪在于:跳出思维定势 , 从习以为常中发现不寻常 , 大道亦至简 。
不对称有机催化 , 构建分子的巧妙工具
构建分子是一门艰难的艺术 。 许多研究领域和行业都依赖于化学家构建分子的能力 , 这些分子可以形成性能特异的材料、构建高性能电池或是新药 。 而所有这些分子的构建通常都需要催化剂 。
催化剂是化学家的基本工具 , 研究人员长期以来认为原则上只有两类催化剂可用:金属和酶 。 但本亚明和戴维在2000年独立开发了第三种催化剂——建立在有机小分子上 , 从而诞生了一个全新概念——“不对称有机催化” 。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左智伟曾在戴维的实验室做博士后 , 他曾听导师提起过这一新发现的初衷:上世纪九十年代 , 金属催化剂已经非常成熟 , 然而这些催化剂价格高昂 , 且为了去除微量残余的重金属 , 增加了很多生产、环保、健康上的成本 。 于是 , 戴维很想另辟蹊径 , 找到一种价格低廉又环保的非金属催化剂 。
几乎在同时 , 远在德国的本亚明也在做着类似的探索 , 最终两人同时为有机催化踢出了“临门一脚” , 开启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 。 事实证明 , 有机催化不怕水、不怕氧气 , 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 深受工业界的欢迎 。
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告诉采访人员 , 有机催化剂可用于驱动多种化学反应 , 尤其在药物领域 , “在构建分子时 , 经常会出现手性分子 , 就像我们的左右手 , 看起来一模一样 , 却无法重合 。 但在制药时 , 一般只有其中一种有效 , 而另一种甚至会有毒副作用 , 不对称有机催化为我们获得优质高效的好药 , 作出了很大贡献” 。
“直到现在 , 他们两位仍是有机催化领域的领导者 。 ”丁奎岭介绍 , 本亚明一直致力于提升有机催化的效率 , 而戴维则在光催化领域有了新的开拓——这同样也是诺奖级的工作 。
跳出思维定势 , 创新思维不走寻常路
其实 , 本亚明与戴维获得诺奖的最基本工作 , 已经在过去几十年被无数人重复过无数次——用脯氨酸来做实验 , 可以说是每个学习有机化学的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 但是 , 谁又想到 , 在这习以为常的简单重复中 , 竟隐藏着开拓一个新领域的原创发现?
“氨基酸必须作为酶的一部分 , 才能催化化学反应吗?单个氨基酸 , 或类似的其他简单分子 , 是否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在他们之前 , 谁也没想过 。 ”丁奎岭说 , 这种跳出思维定势、不走寻常路的创新思维 , 值得所有科研工作者细心揣摩 。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周剑曾于2005年至2008年在本亚明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后 。 “他从不加班 , 最欣赏的就是用轻松悠闲的态度去攻克科学难题 。 ”在他记忆中 , 本杰明鼓励学生在喝酒、踢球、开会交流中充分自由探索 , “他希望我们集中精力去思考最前沿、最顶尖同时也是自己喜欢的化学问题” 。
而戴维对于原创的追求 , 更加极致 。 在左智伟眼中 , 这位导师对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 , 至今只发了不到百篇论文 , “有很多工作其实已经足以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 , 但他总是觉得这些工作没有足够原创性、对后续研究没有足够启发性、不能产生重要影响 , 因此 , 他宁可不发” 。
- 华为|问界M5风光无限,赛力斯SF5暗自神伤,华为或许低估了造车这事?
- iqoo|iQOO Z5x兼备长续航与优质好屏,无压力畅玩游戏
- 京东正式上线“年礼无忧”服务
- iPhoneSE|都是情怀!iPhone SE3外观毫无改变:A15处理器、支持5G
- 观光巴士|无人驾驶观光巴士走进湖滨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瞧不起中国芯?芯片女神出手,30岁斩获国际大奖,让美国哑口无言
- 美通社|驭势科技与Teksbotics打造无人驾驶递送车现身沙特 | 阿卜杜拉
- 白白胖胖头顶起雾走走停停安全无误在哈尔滨站候车厅内一边消毒一边在室内移动的智能消毒机器人...|火车站里的机器人服务,是什么体验?
- ROG全球首款2K 360Hz显示器发布;努比亚开卖新音C1真无线耳机
- 年礼无忧|京东正式上线“年礼无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