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观察 | NEAR 不是以太坊杀手,它是协作并增强以太坊( 二 )
第三条途径是NEAR所采取的道路:构建一条全新的治理完善、并具备兼容性的L1公链 , 桥接回以太坊 。 打个比方 , NEAR正试图建设第二座城市:智能合约版图中的芝加哥市 。
比喻很形象了 。 那我们再谈谈技术层面 。
文章图片
NEAR简介
有两种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区块链交易吞吐量:垂直扩容和水平扩容 。
文章图片
水平vs垂直扩容 。 Credit:PudgyLogic
垂直扩容是指:为了实现更高的吞吐量 , 我们将要求每个节点都非常强大 。 这意味着交易处理不能再由普通用户完成 , 但这样的一个网络能处理更多的计算 。 Solana和DFINITY采用这种方法 , 这意味着在这两条区块链中 , 普通用户无法在商品化硬件上验证区块链 。
这不一定是坏事!垂直扩容的区块链对于某些需要高性能和全球访问状态一致的应用而言具有很高吸引力 。 但是 , 他们通过牺牲验证器去中心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
水平扩容采取的是完全相反的路径 。 水平扩容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分片 。 每个分片仅执行区块链上总工作量的一个子集 , 每个验证器只需验证单个分片(和部分「协调器」分片) 。 由于每个分片的工作压力较低 , 因此允许更多用户参与验证 。 这样保持验证去中心化 , 同时仍能扩容系统的总吞吐量 。
这正是以太坊2.0的规划远景:一个任意分片的智能合约平台 。 唯一的遗憾是以太坊2.0看上去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成真: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近期称 , 以太坊2.0的智能合约需要太长时间才能完全实现 , 以太坊在数年的过渡时间内只能先完全采取Rollup方案 。
NEAR采用了与以太坊2.0完全相同的实现策略:水平分片区块链 , 能够支持每秒高出几个数量级的订单 。 但与以太坊2.0不同的是 , NEAR目前已经上线 。
举几个数字让您感受一下NEAR提供的扩容提升:NEAR区块链上的每个分片可以单独处理的交易比以太坊1.0多出10倍 。 NEAR区块链最终将拥有超过100个分片 。 这意味着 , NEAR最终每秒将能够处理比以太坊1.0多1000倍的交易 。
但目前可扩容性是一个相对容易的承诺 。 许多全新的智能合约平台都宣称其强大的可扩容性 , 但用户仍然聚集在以太坊上 。 真正的挑战是创造超越以太坊的一流开发者体验 。 而这正是NEAR的闪光点 。
NEAR从零开始构建的一路上都对开发人员保持了友好 。 由于基于WASM的运行时runtime , 开发者无需学习新的编程语言 , 即可在NEAR上手和运行 。
您是网络开发者?用Script(Typescript的近亲)即可 。 或者您喜欢内核调试 , 在Rust上编写智能合约即可 。
文章图片
NEAR合约类似ERC-20的一小段代码 , 利用AssemblyScript编写 。 Credit:NEAR
当然 , 如今区块链中的多数开发者已经使用以太坊和Solidity工具 。 NEAR将很快在其虚拟机中启动EVM运行时 , 这将允许将Solidity协议部署到NEAR上 , 而不会发生重大更改 。 这也意味着以太坊工具(如Ganache或Metamask)将很容易与NEAR-EVM部署兼容 。
但是资产呢?我们都知道目前最流行的加密资产都活跃在以太坊上 , 无论是Tether、USDC , 还是DeFi类代币 。 很快您将能够通过它们无需信任的桥接——RainbowBridge , 将这些资产转移到NEAR 。 当前存在的几乎所有跨链桥接都依赖于受信任的资产托管人 , 但RainbowBridge将呈现完全去中心化 , 受加密和激励保护 , 而不是受信任保护 。
NEAR中还有许多其他出色的用户体验UX改进 。 例如 , 人类可读的地址 , 而不是像2e75ed2ffaae39e859b6这样的名字…… , 可以将您的资金转移到dcp.near交给我们 。 这一切都直接在协议层实现 。 您甚至可以用同一个公钥拥有多个名称 , 或嵌套在另一个帐户中作为子帐户(如haseeb.dcp.near) 。
- text|《2021大数据产业年度创新技术突破》榜重磅发布丨金猿奖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瞧不起中国芯?芯片女神出手,30岁斩获国际大奖,让美国哑口无言
- 元宇宙持续发酵,或迎“终极形态”?马斯克为何力挺脑机接口技术
- 自动驾驶|华为首秀自动驾驶,王兴:特斯拉遇到技术与忽悠能力相当的对手了
-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地震救人新突破!中科院研制出触嗅一体智能仿生机械手
- 军工|中国版“英伟达”诞生,核心技术完全自研,国产替代即将崛起
- 电子封装技术、微电子、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方向
- 单片机|OPPO最新实验室曝光: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打造,将加速新技术研发
- AMD 3D V-Cache 技术测试:延迟略增,但处理器性能更强
- 沉浸式|海外观察丨未来 10 大科技趋势预测全解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