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入局医疗器械领域,除了服务智能穿戴还有这些野心

华为|华为入局医疗器械领域,除了服务智能穿戴还有这些野心

文章图片

华为|华为入局医疗器械领域,除了服务智能穿戴还有这些野心

文章图片

华为|华为入局医疗器械领域,除了服务智能穿戴还有这些野心

文章图片


受限于芯片代工问题 , 华为调整了智能手机业务 , 除了继续保留Mate系列等重要产品线外 , 其它系列要么取消要么出售 。 反映到数据上 , 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 , 从原来的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 一路下降到Other行列 。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 , 在2021第一季度期间华为手机出货量开始暴跌 , 全球市场份额仅是4% 。 在国内市场 , 据《中国手机通信产业数据观察报告》显示 , OPPO成为了新的霸主 , 缺芯的华为只能看着自己的市场被快速蚕食 , 在去年的华为Mate 40系列发布会上 , 余承东就曾表示:“目前华为处于非常艰难的时刻” 。
与其坐以待毙 , 不如主动出击 , 既然智能手机业务受困 , 那就尝试探索新领域 。 在汽车领域 , 华为或是向汽车基础设施方向发展 , 凭借此前的技术积累 , 华为虽然不造整车 , 但能为合作方提供较完整的智能解决方案 , 如北汽极狐和塞力斯SF5均搭载许多Hwawei Inside模块 。
不仅如此 , 近日 , 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获悉 , 华为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正式批准生产(第二类医疗设备) , 意味着华为正式入局医疗器械行业 , 业务经营范围拓展至医疗器械开发、生产和销售 。

 那么问题来了 , 在众多行业之中 , 华为为何要选择进入医疗器械行业?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在医疗器械行业内又展开了哪些布局?
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医疗器械属于高端制造行业 , 行业内的许多领域都有不同巨头把持 , 如监护类的飞利浦和通用电气、超声影像类的西门子和日立、CT类的东芝等 , 行业壁垒较高 , 需要大量的专利积累和长时间的市场培育 。
据了解 , 除了已获批的产品外 , 华为还有三款医疗器械处于审批程序中 , 分别是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MLY-B10、MLY-B11)、心电分析系统(ECG-1)、心率失常分析系统(PPG-1) 。 从名称上能够大致看出 , 华为当前已获批和审批中的医疗器械产品 , 并未踏足传统行业巨头的领域 , 而是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的 。

 将时间线拉回今年五月 , 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仲裁何刚就在网上发文透露 , “华为在腕上穿戴式血压测量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首款可以测量血压的华为智能手表已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 , 下一步将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开启注册临床试验 , 预计在下半年将正式上市” 。
同理 , 苹果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 2018年苹果发布的Apple Watch S4时就具备了EGC心电图检测功能 , 并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 , 但在国内市场 , 该功能未通过国内监管认证而无法使用 。 直到今年6月25日 , 苹果EGC功能才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医疗器械审批 。
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中 , 各大厂商在持续加码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检测能力 , 通过算法和传感器的结合 , 在腕上即可获得便捷的检测体验 。 华为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布局 , 可为可穿戴产品线提供更多独特的功能卖点 , 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
在此前的智能心率检测上 , 华为就尝到了甜头 。 2018年发布的华为Watch GT , 有别于市场上普通设备的心率检测 , 华为通过与301医院的合作 , 开发专业的心律失常筛查算法 , 提供心率失常筛查和跟踪等解决方案 。 华为Watch GT一上市就广受好评 , 助力华为可穿戴设备跻身全球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