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清华教授:华为人过分“财权名”,任正非承认:我与员工同流合污( 二 )
“IBM化改革”之后,华为采用“末位淘汰制”,将落后的人挤出去换成新鲜血液,从而使得公司利益最大化。对于很多被淘汰的员工来说,华为的制度是冰冷的,但对于留在华为的员工来说,华为的制度则是公平的。
文章插图
高薪资刺激着员工的积极性,而末尾淘汰制则坚守了员工积极性的底线,华为不让庸人占着茅坑不拉屎,也绝不让勤劳的“雷锋”吃亏。
三、以众人之私,成众人之公
一直以来,任正非都希望华为的员工保持对金钱的饥饿感,华为20万员工中年薪百万以上的超过1万人,年薪500万以上的超过1千人。
2015年,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主任王育琨和任正非谈话时,曾提到华为一个劲地激励员工对财权名的追求,这样放纵私欲对管理者来说极不友好,但没想到任正非却说:“王老师您打住,我在私欲上和员工同流合污!”
后来,王育琨送了任正非一句话,“以众人之私,成众人之公”。
文章插图
因为任正非承认人性私欲的正当化,当这种正当化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时,每个员工对物质的追求便不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反而变成了一个集体的愿望,每个员工都向这个愿望努力,公司的向心力和积极性自然会攀上顶峰。
任正非说:“谈钱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这句话既符合人性,也符合企业运作的客观规律。欲望是促进企业、组织、社会繁荣的原动力,干得好就多发钱,这是一个公司最基本的价值评价标准,用任正非的话来说,“雷锋也是要富裕的,这样人人才争当雷锋!”
四、总结
狼行千里吃肉。
30多年来,华为能从一个交换机代理商成为如今通信行业的巨头,靠得不是人情世故,而是熊熊不息的奋斗热情。而保持这种奋斗热情的前提便是狼群的分配规则有诱惑力。如果老板告诉你应该“用爱发电”,那么不过几个月,狼群就会冻死在瑟瑟寒风中。
文章插图
干得多,才配吃得多。
曾有华为高管评价华为激励机制:“为何华为能有今天?就是老板“分赃”分得好。”在华为,只有艰苦奋斗的员工才能赢得尊重,也只有艰苦奋斗的员工会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进一步去追求个人价值实现。
- 任正非|任正非与孟晚舟的姓氏为什么不一样?
- 华为|华为任正非最新信件曝光: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 都匀一中|任正非新春致母校信曝光:现在虽是冬天,但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 接班人|任正非儿子任平,会是华为接班人吗?他比父亲还低调许多
- 任正非|假如美团外卖关闭了,对当今社会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任正非说对了!19亿美元拆除华为设备后,美国5G有新消息!
- 任正非|超图云原生GIS平台获华为云最高等级技术认证
- 董明珠|向任正非学习,格力推行狼性管理,董明珠:违反制度的元老也得走
- 美国|任正非感慨真正对华为“卡脖子”的,并非美国而是中国人!
- 人脸识别|3位清华学霸,手握1400多科研人员,3年烧钱142.5亿,却没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