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人工智能 = 外包?( 二 )
文章插图
这些产品线命名的核心指导思想,还是本着AI+的思路,在某个行业里挖一勺,就加个“智慧”或“智能”的名字。其中最豪放的,竟然直接采用了“软件”、“硬件”这样的通用术语。
总之,我干了一些事、挣了一些钱,产品不产品的,先管不了那许多。这么看来,打磨产品占领客户的心智,对这批AI企业来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说白了,您哪怕在行业内问问这些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啥,大家的第一印象也都比较模糊。
大家不要误会,我真不是想说说风凉话,因为我也是一名二手AI从业者,经常陷入这种手里提着大砍刀,不知道往哪儿砍,只好随意祭出王八拳的迷惘之中。干了两碗豆汁,我陷入了沉思。又吃了两个焦圈以后,我似乎顿悟了:AI行业这样的现状,可能并不是个意外。
AI的缘起与装修队困境
AI这个词,跟什么云计算、电商、游戏、电动车都不一样:后面这些词,本身就是业务,你可以用low逼的方法干,也可以用先进的技术搞,但是只要搞起来了,就能产生收入和利润。AI可不是这么回事。这个词并非诞生于商业社会的实践,而是56年达特茅斯论剑的时候,几位顶尖计算机大师畅想出来的一个技术问题。到底什么是AI,至今学术界也还有众说纷纭的许多公案。不过依我看,大家不好意思说,是AI的目的确实有点残酷:当机械化生产替代了大量体力劳动后,要进一步探索能否替代一些初级脑力劳动,让更多的人专心做韭菜就好。
文章插图
所以,不管是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还是图像理解,这都是锤子,不是具体商业场景中的钉子。那么钉子在哪里呢?那是掌握在商业大佬们手中的业务啊,你们这些搞研究的,做好工具就行了,没事别瞎打听挣钱的事儿,打听到心里也是病!
从近十年的产业发展来看,AI领域的从业者们对此的认识是模糊的,只好左冲右突,希望跳出命运的窠臼。他们热衷于把自己手中的锤子磨得铮亮,在一次次的建模比赛中所向披靡,然而一谈到具体的业务场景,大家总是语焉不详,愤然举起手中的大锤,笼统地以“AI+行业”这类宗教式语言概括未来的星辰大海。
AI+行业,这个词又该怎么理解呢?其实咱们说大白话就明白了:AI是锤子,行业是钉子,我虽然有锤子,但是没地方敲去,你们谁盖了别墅要装修,我拿锤子给你们钉两个钉子,你按200一天的小工费结给我。所以,干了一个小区的装修活儿,也就算加了一个行业。
咱也不用拽词儿了,这叫什么?说句文言,这不就叫外包么!
外包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么搞,能在资本的助力下,带来稳定可观的利润么?说实话,我比较悲观。如今的整个创业界,从根上都是Peter Thiel的信徒。而他的理论归根结底就一句话:找到一个哪怕是细分的行业,不计成本形成垄断,而后才能有稳定利润。从经济学的传统观点来看,人家说的是大实话。只不过在资本的助力下,这样的垄断形成过程变得简单粗暴:烧钱把用户客户拉进来,再顺带把别人烧死,就可以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了。
可是你扛着个锤子干装修的,有垄断的可能性么?就拿视觉智能来说吧,看起来在安防行业应用甚广,可是行业的业务闭环,在海康、大华手里,垄断的利润自然也在人家手里,如果仅仅作为技术提供方,恐怕也只能喝口汤了。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由于业务闭环生态的控制者掌握着数据的所有权,而今天的AI技术中长期就是拼的特定场景下的数据量,总有一天,如果这些老板觉得有利可图的话,就会招兵买马,拿自己的数据喂出水平相当甚至更好的AI产品,把外面的装修队替代掉。就拿语音来说吧,看看小米最近从大洋彼岸挖来Daniel Povey这家伙,您就知道后面的动向了。
- 凯帕|德布劳内任意球打门,凯帕扑出皮球
- CPU|元宇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公司已投高科技超100亿,股价仅3元
- 分成|YY直播:2021年公会和主播分成超50亿
- 凌晨,南京市雨花台区地震!
- gtx1060|GTX1060上古神器?
- 微信上线“语音暂停”功能
- 《吉星高照》的谢怜杀青啦,半年的拍摄
- 封顶|雄安新区: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提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 |既能打造你的品牌又能促进销售的广告宣传方法?
- 图灵奖|中国科技团队创历史,360打破行业垄断,登顶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