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读懂疼痛背后的健康信号
长沙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杨云龙 通讯员 吴靖
头痛、颈椎痛、胸痛、腰痛……疼痛被认为是人类除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 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是世界抗痛年 。 对于疼痛 , 公众存在哪些认知误区?哪些疼痛需要特别关注?湖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曹启旺提醒 , 不少人认为疼痛能忍则忍 , 其实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 若不及时就医 , 可能会导致大病 。
A 别小瞧了疼痛 它会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 , 不少患者说自己被疼痛困扰 。
上周 , 疼痛科门诊来了一位40岁出头的女士 , 姓黄 。 她带了一沓片子和化验单 , 对医生说自己全身疼痛已经两年多了 , 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 这两年多来 , 她看了不少医生 , 做了数不清的检查 , 结果都是正常的 。 医生说她没有病 , 只是心理作用 , 让她去精神科看看 。
可是 , 黄女士实实在在感受到身体上的疼痛 , “我浑身很痛 , 但这种痛说不清楚 , 没有人理解我 。 ”同样痛苦的还有黄女士的丈夫 , 自从妻子得了这个“怪病” , 他经常夜里起来给妻子按摩 , 导致他也睡不好 , 白天工作力不从心 , 甚至连夫妻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 经过一番检查 , 医生发现黄女士的这种“怪病”是纤维肌痛综合征引起的 。
曹启旺表示 , 疼痛主要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 急性疼痛是机体受到损伤之后 , 通过神经传输然后经过大脑反馈的信息 , 去除刺激因素就不再疼痛了 。 慢性疼痛则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发作 , 会给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干扰 , 可引起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升高 , 心脑血管事件增加 , 抵抗力下降 , 还可能引起患者焦虑、抑郁、失眠、丧失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 , 甚至导致患者自杀 。
据《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统计结果显示 , 在我国 , 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 , 且每年以2000万的速度增长 。 其中 , 50%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 , 疼痛持续时间至少为两年;20%的慢性疼痛患者 , 疼痛持续时间在20年以上;47%的慢性疼痛患者 , 因疼痛导致步行困难;65%的慢性疼痛患者 , 因疼痛导致睡眠不足或无法入睡 。
B 疼痛能忍则忍真的好吗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经历这样、那样的疼痛:生病打针、意外摔倒、不小心切到手指等常见的小病小伤;病痛、分娩、意外事故等危险性更高的痛症 。 对于疼痛 , 很多人不以为然 , 且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
误区1:只要痛不死 , 忍一忍就过去了 。 对此 , 曹启旺表示 , 急性疼痛是症状 , 会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而消失 。 但超过3个月的疼痛属于慢性疼痛 ,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病人 , 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病理性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 并发展为难治性疼痛 。
【疾病|读懂疼痛背后的健康信号】误区2:止痛药有副作用 , 少吃点不太痛就行 。 止痛药是有副作用 , 但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可以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 , 并尽量减少副作用 , 总体利大于弊 。 坚持不吃止痛药或者镇痛不全的患者 , 慢性疼痛本身就会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及对精神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 最终形成难治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
误区3:过早使用强效镇痛药 , 以后会无药可用 。 正常使用镇痛药物 , 耐药发生率较低 。 相反 , 疼痛发作时再用药 , 患者短期内大量使用镇痛药物更容易引起耐药性 。 镇痛药使用越早 , 剂量越小 , 效果越好 。
误区4:哪疼就去哪科看 , 不知道看什么科的就不看了 。 不少人认为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肚子痛就看胃肠 。 对于急性的、由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 应就诊相应科室 。 对于慢性疼痛或者疼痛没有查出病因的 , 则需到疼痛科治疗 。
- 域名|一文读懂网址、域名和IP的关系和区别
- 想要玩转 Web3.0,读懂智能合约是关键
- 一图读懂2022年全省统计工作会议
- 科普|官方科普:一图读懂欧拉开源操作系统
- 一图读懂丨松江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 打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一文读懂企业微信4.0升级逻辑
- 一图读懂|从锦江区政府工作报告看未来锦江
- 折叠屏的未来在哪里?一文读懂折叠屏手机的发展
- 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2022湛江打算这么干!
- 一图读懂2022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