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软银愿景2期今年已三次布局手术机器人领域 鑫君特B轮融资数亿元

《科创板日报》(特约采访人员 彭一力)讯,10月25日,软银愿景2期出手了,这一次目标是更细分赛道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软银愿景2期今年已连续三次出手布局手术机器人领域。前两次领投了EDDA科技和SMR Surgical,这两家公司分别完成1.5亿美元和6亿美元融资。
此次拿到软银愿景融资的,是国内领先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创新平台-深圳鑫君特智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鑫君特),此轮融资数亿元人民币,华泰紫金和创新工场共同参投。
创始人出身上海瑞金医院
鑫君特的创始人姜黎威,早年是知名的上海瑞金医院医生,离职之后曾任职国际骨科巨头ZIMMER以及Smith&Nephew高管职务,再后来加入国产骨科龙头创生控股公司。30年行业经验,20年管理经验,让他注意到了骨科医疗领域的行业痛点。
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入之前,国内骨科手术对医生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骨科手术本身存在“结构复杂、位置深、创伤大、判断难”等痛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骨科医生数量较少,因此无法充分满足骨科手术病人需求。此外,骨科医生在传统骨科手术中遭受辐射损伤也较大,患癌风险较高。
姜黎威认为,智能化、数字化和微创化是未来手术发展的趋势,而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引入,能充分解决临床痛点,切实有效提升手术效率。于是在2015年,姜黎威成立了鑫君特,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智能化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创新型平台,实现“机器人+AI”有机结合。
鑫君特的核心产品ORTHBOT,是自主研发的双目导航定位系统,首创无创定位方式,涉及到术前规划,手术导航和主动置钉等环节,是我国首个具备主动置针功能的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据相关数据显示,ORTHBOT手术组置钉精度显著优于手动组,平均偏差在1毫米以内。鑫君特骨科手术系统为全球首创,结束了我国采用进口设备作为导航基础系统的历史。
我国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起步晚,但追赶较快,从一开始依赖国外器械,到现在正逐步实现自主创新。这个领域已经出现多家具有相当技术门槛的公司。
其中,天智航研发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成为第一个获得CFDA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器械,也是2018创新医疗器械中唯一的“国际原创”产品。三坛医疗切中细分赛道,核心产品智微天眼手术导引与反馈系统,可为骨科手术全过程提供数字化决策参考及实时手术反馈,可减少传统方式下40%—70% 的辐射暴露,节约50% 左右操作时间。罗森博特智能优先,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从骨折闭合复位到微创固定全手术全流程的智能化手术操作。微创医疗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生产实现了国产化,填补了我国在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再加上政策红利的爆发,国内骨科医疗领域正在快速升级迭代。
万亿级市场 投资正在升温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2016年国内骨科植入手术达到290万例,2016-2021年预计年增长率达是10.2%,按照这一增长速率,2021年的骨科植入手术可达472万例。如果按照一场关节与创伤手术平均价格为5万元左右、脊柱外科手术平均价格10万元左右来算,仅这就已是一个万亿级市场。而当前中国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渗透率不足1%,尚待开发的广阔中国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群英逐鹿。
去年,捷迈邦美旗下Medtech公司研发生产的手术机器人ROSA One,通过了NMPA审核,正式登陆中国市场,该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同时应用于脑外科与脊柱外科手术。全球最大的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史赛克(Stryker),成为目前唯一在国内能开展关节置换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而其开发的Mako智能骨科机器人已经完成了在国内的首次手术。美敦力的新品——MAZOR X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宣布在中国上市。知名医疗器械企业美敦力也宣称,未来的重心将放在进一步探索品牌在中国本土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