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谷歌发布BERT以来|预训练大模型的优势
自2018年谷歌发布BERT以来 , 预训练大模型经过三年的发展,以强大的算法效果 , 席卷了NLP为代表的各大AI榜单与测试数据集 。 2020年OpenAI发布的NLP大模型GPT-3 , 实现了千亿级数据参数 。 GPT-3除了具备传统的NLP能力之外 , 还可以算术、编程、写小说、写论文摘要 , 一时之间成为科技圈中的爆点 。 到2021年 , 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学术机构、科技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大模型 , 并且对其能力边界、技术路径进行了极大拓展 。
身在科技圈中会有明显的感受 , 今年大模型的会议与讨论越来越多 , 预训练大模型本身的优势我们在很多新闻中都感受到了 。 打造大模型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 需要耗费大量的数据、算力资源等 , 大模型的意义是为了让算法模型集中化 , 但是市场中有条件的企业和机构都开始耗费大量资源自研大模型 。 大模型算法模型的集中化优势 , 经过这些机构对集中资源的分化 , 又有种烟囱式的割裂 。
其实现实可能只需要一个发展到极致化的大模型就足够大家使用了 , 没有必要人手一个 。 而且预训练大模型的发展在这样的模式下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 而在这个态势下也有一些趋势与变化值得讨论与关注 。
大模型发展模式的卡点
BERT、GPT等大规模预训练模型(PTM)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 , 成为AI领域的里程碑 。 因为预训练大模型的显著优势 , 现在AI社区的共识是采用它作为下游任务的开始 , 而不是从头开始训练数据、建立模型 。
文章图片
随着产学研各界的深入研究 , 大模型在AI各界的地位得到不断加强 。 一些机构和产业界对大模型的参与到角逐 , 使得其呈现出一种宣传炫技般的画面感受 。 这样的发展模式很可能会给行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自2018年谷歌发布BERT以来|预训练大模型的优势】1.大模型成为一些机构和企业秀肌肉的军备竞赛 , 大家开始比拼各自参数集数量级 。 你百亿级 , 我就千亿级 。 数据集本身就有限 , 标榜自己的数据集越大 , 也意味着水分比较多 , 而在真实落地使用的情况方面 , 也并不不一定理想 。 算力资源和训练时间消耗过大 , 并且也只限于部分行业的部分问题 , 普适性差 。
2.国内预训练模型的玩家们可用的中文数据集有限 , 就是我们知道的几种主流常用数据来源 。 在有限的数据集里 , 大家使用的数据未免重复 , 而因此研究出来的大模型能力就比较接近 。 走相同的路径做类似的事情 , 有点浪费资源与算力 。
3.大模型是否优秀 , 不仅依赖数据的精度与网络结构 , 也是对其与行业结合软硬件协同能力的比拼 。 单纯只强调低头研发高参数集、强算力模型等的方向 , 轻视一些与行业的协同二次调试等问题 , 就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局面 , 限制了落地的路 , 走不远 。
4.一些预训练大模型经过极致化(数据、模型、算力)的发展后 , 也有可能面临小众、泛用性差的情形 , 比如一些高校研发的预训练大模型只能在小众的学术圈子里使用 , 无法工程化使用 , 最终沦为一次性的模型 , 浪费大量的资源 。
虽然我们看到各种大模型在集中式爆发发展 , 但其实目前大模型行业还处于初始阶段 , 面临一些问题与卡点无可避免 。 行业内人士应该会更加敏感地体察到这些现象 , 谁也不会想要让这些荆棘以常态的模式横亘在发展前路上 。 大家花费精力激荡脑力 , 想要发展的共识是打造出行业内唯一的模型 。 那么 , 对于行业来说 , 究竟什么样的大模型才是最好的呢?
- 华为|问界M5风光无限,赛力斯SF5暗自神伤,华为或许低估了造车这事?
- 自驾游|儿子将母亲忘在服务区 开出40公里仍不知 网友:心大
- 传感器|称年轻,我们怎么做到经济自由?
- 爱奇艺|车澈的爱奇艺往事
- 自媒体|现在有哪些副业可以做?分享6种自媒体人都在用的自媒体工具
- 算力|不靠显卡!NVIDIA在中国焕发第二春:自动驾驶芯片被车厂爆买
- 自动驾驶|华为首秀自动驾驶,王兴:特斯拉遇到技术与忽悠能力相当的对手了
- meta|一个24小时就会自毁的网站,在网友的接力下存活了两年
- 小米12|自研动态性能调度!小姐姐实测小米12 Pro《王者荣耀》:功耗下降20%
- 测试|解码自动驾驶商业化进阶的亦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