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快销品牌大溃败,“快时尚”怎么就不香了?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锌刻度”关注我哦~
每日一篇科技财经深度调查
走进商业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意料之外 , 情理之中
撰文/孟会缘
编辑/李觐麟
近日 , 服装快销头部品牌GAP和H&M先后被曝出“因销售劣质服装被罚款”的消息 , 让人颇为好奇服装快销行业这是怎么了?
其实如果搜索相关消息 , 就能发现一个惊人的行业现实——快销品牌的生存现状早已大不如前:前有NEWLOOK、Forever21、OldNavy、Esprit等多个品牌相继败走中国;后有GAP、H&M、ZARA深陷负面舆论漩涡无法自拔 。
本土快销品牌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 美邦服饰(美特斯邦威)同样在这几天发布了“前三季度亏损1.25亿元”的不佳业绩公告 , “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也发布了一则风险警示公告 。
实际上 , 上述情况虽是意料之外 , 却也在情理之中 。
毕竟针对“90后”和“00后”新生代的消费主力军 , 按照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小众化的喜好 , 如今既可以在工厂直播间里 , 亲手发掘小众的一手便宜货源 , 又能紧跟各大穿搭博主的脚步 , 购买更具个性化的潮流设计 。
相较之下 , 那些曾以批量化“快时尚”服饰称霸线下的快销品牌们 , 仅靠低价确实已经“不够香了” 。
中外快销巨头悉数败走
作为服装快销头部品牌的GAP、H&M、ZARA , 本该欢欢喜喜迎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双十一消费季 , 没想到会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因质量问题“翻车” 。
据相关媒体报道 , H&M关联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新增行政处罚信息 , 因涉嫌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 被罚9万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据企查查APP显示 , 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被罚30次 。
与此同时 , 快消服装品牌另一巨头GAP关联公司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也新增一则行政处罚信息 , 因其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 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5.570425万元 , 罚款39.664991万元 , 共计约45万元 。
比这更早几天 , ZARA关联公司飒拉商业(上海)有限也被曝出新增2条行政处罚的负面信息 。 处罚事由均为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 处罚结果为没收违法所得约5万元 , 罚款24万元 。 企查查信息显示 , ZARA因销售不合格产品累计被罚7次 。
ZARA、GAP、H&M , 第一梯队的服装快销品牌一个接一个地掉入“品质”怪圈 , 颇有一股能赚走几波“快钱”就赚几波走的即视感 。 外界虽然不明白它们在“产品质量”上屡教不改的真正原因 , 但此举无疑不断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 。
当然了 , 尽管商品实际品质存疑 , 至少这些品牌还能参与到这一届双十一的竞赛中来 , 相当一部分同样来自海外的选手 , 却已经在这两三年间狼狈退出了中国市场 。
比如 , 2018年12月 , NewLook全国100多家门店系数关闭 , 宣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2019年5月 , Forever21线下门店全部清仓完毕 , 同样彻底退出中国市场;2020年 , 荷兰品牌C&A以及英国品牌Superdry也相继放弃了中国市场 。
文章图片
放弃中国市场的NewLook
不仅如此 , 有数据显示ZARA和H&M实际也在收缩战线:2017年之前 , ZARA在华每年开店数量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 但到了2017年时新开店铺数量骤降到6家 , 到2020年1月 , ZARA旗下品牌Pull&Bear、Bershka以及Stradivarius全部关闭了中国市场门店;H&M的境况也不遑多让 , 其在2017年新开店数量相比前一年直接“腰斩” , 2019年还关闭了10家店铺 。
- 赵明路|华为终端申请注册鸿蒙智联商标,国际分类涉服装鞋帽
- 安全气囊|中外有别?国产特斯拉缺安全气囊,客服称“作用不大”……
- 《战场的赋格曲》推出三弹DLC服装包 首弹1月20日上线
- 电子商务|互联网上做服装生意要改变思路才能跟得上
- 东大门|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直播|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品牌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电商|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品牌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产业链|青岛日报:云裳物联以新技术新模式驱动传统服装产业链转型
- Steam版《怪猎崛起》服装展示 藏青服饰细节满满
- 容易获取线上流量的3个免费渠道,服装老板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