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道|高铁之后的中国交通,如何继续领跑世界?( 二 )


我国从1997年开始对载人高温超导磁浮列车进行研究 。 当时国际上对于该领域的关注很少 。 2000年12月31日 , 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浮实验车“世纪号”在西南交通大学诞生 。 2013年2月 , 国内首条载人高温超导磁浮环形试验线研制成功 , 超导磁浮试验车可以在环形线上以时速50公里持续运行 。
高速磁浮+真空管道 , 列车速度有望超过民航飞机
虽然取得了这些成果 , 我们依然面临着来自速度的严峻挑战 。 磁浮列车要想跑得更快 , 还要解决空气阻力问题 。 高速列车运行时会受到轮轨接触摩擦阻力 , 也会受到空气阻力 , 磁浮技术仅仅能够消除接触摩擦阻力 , 但是在地表稠密的大气环境下 , 空气阻力问题依然存在 。 据实际测试 , 当列车时速超过400公里 , 受到的空气阻力将占到列车所受总阻力的80%以上 。 对此 , 一方面可以利用更强的动力提高时速 , 而这将会带来经济性与技术性难题;另一方面便是想办法减小空气阻力 , 真空管道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
简单地说 , 如果将磁浮列车置于真空管道中 , 利用真空减小空气阻力 , 能够继续提升地面轨道交通的速度上限 。 从理论上来讲 , 未来高速磁浮交通结合真空管道技术 , 运营时速将超过民航飞机速度 , 达到1000公里以上 , 成为搭载人类出行的“超高速列车” 。 我国在2014年6月率先建成全球首个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列车环形试验线 , 验证了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交通的可行性 , 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
如今 , 不少国家都在研发自己的磁浮系统 , 高速磁浮交通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 但客观上来说 , 高速磁浮距离工程化和商业运营还有许多技术性和经济性难题亟待突破 , 不论是常导磁浮还是超导钉扎磁浮 , 都需要建设长距离试验线来做全面的高速试验验证 。 高速磁浮的研发和运行 , 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
相信随着磁浮技术的不断探索进步 , 在地面实现(超)高速轨道交通运输这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正在不断缩短 。 期待着未来有一天 , 高速磁浮走进我们的生活 , 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 人们可以早上8点从北京出发 , 10点就到达上海 , 不仅可以媲美航空的旅行速度 , 同时拥有安全舒适的乘坐体验 , 这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 极大促进各地的互联互通 。 高速磁浮技术拥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将为未来的轨道交通注入新的活力 。
(作者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推荐读物:
《磁悬浮铁路系统与技术》:魏庆朝、孔永健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磁悬浮轨道交通国际研发态势分析》: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专题服务组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
《轨道上的现代与未来》:本书编写组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