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学的未来不只有硬核,更包含富有洞见的人文思考

■采访人员 张懿
去年因疫情而改在线上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莫比乌斯论坛 , 今年终于重归线下 。 作为一场让科学大师们大胆展望科技前沿与人类命运的圆桌会议 , 今年的“莫比乌斯”特意邀请了多位青年科学家 。 因为有了这种超越领域、超越年龄的面对面对话 , 昨天的现场产生了许多有意思的思维碰撞 。 其中最精彩、最特别的部分 , 并非科技硬核的一面 , 而是它与社会、人文在交叉点上擦出的火花 。
科学要善用互联网与公众沟通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杨天罡发问:“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 我们该怎样让科学与公众形成合力?”
这个问题立即引来科学家的热烈讨论 。 第一个接过话筒的是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 他的观点很鲜明:政治家要决策 , 离不开公众的支持 , 如果公众不理解科学 , 那么政府能做的就会非常有限 。
霍普克罗夫特此前正在美国推动一项科普工作 。 他希望让大众了解 , 在三岁前进行早期大脑开发 , 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 为此 , 霍普克罗夫特到处寻找优秀的科普作家 , 并许以丰厚的稿费 , 希望他们能就这个话题为报纸杂志撰稿 。 但一些优秀的作者告诉他 , 这份努力很可能是白费功夫:“他们说 , 美国至少有一半的人从不读报看杂志 , 所以 , 写这些文章并没有太大意义 。 ”经过反思 , 霍普克罗夫特得出结论:科学家必须用好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 否则很难与公众交流 。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说 , 不少人的思维存在偏见 , 比如许多美国人对待新冠病毒的态度就不科学 , 过于政治化 。 因此 , 对他们开展科普教育非常重要 。 对科学家而言 , 必须善于与各种不同的人交流 。 事实上 , 最有价值的讨论 , 应该发生在立场、观点不同的人之间 。 与此同时 , 社交媒体也需要在算法上进行一些优化 , 减少信息推荐的同质化 , 并且避免“粉丝”抱团形成小圈子 。
抓住“科学语言”的童年敏感期
浙江大学教授林晓的问题很有意思: “怎样才能做一名自信的科学家?”林晓发问的背景其实有些无奈:作为一名基础科学研究者 , 工作中很多人会问他“你的研究有什么用” , 这让林晓感觉有些不太自信 。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接过话筒 , 把它导向了青少年科学教育 。 科恩伯格说 , 实际上所有的科学都是应用科学 , 只不过有的在当下就能应用 , 有的则在几十年之后 。 他承认 , 与公众或是企业家探讨“科学有什么用”并不容易 ,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人们小的时候 , 就教会他们享受科学与探索的乐趣: “这样 , 等他们长大之后就不会再问了 。 ”
科恩伯格说 , 科学并不复杂 , 复杂的是科学语言 , 也就是要用公众可以理解的方式 , 对科学道理、科学精神进行清晰表达 。 正如人类学习语言有“敏感期”——把一个孩子放在外语环境中 , 三个月 , 他就能把这门外语说得近乎母语;但换成成年人 , 他学语言就会辛苦得多 。 科学语言也是如此 。 所以 , 科学家们应该抓住儿童的敏感期 , 让他们从小习惯于用数学语言来思考 , 同时接触化学语言、地质语言、分子语言等 。
在元宇宙中再现一堂费曼物理课
西湖大学彭斯颖老师昨天“蹭”了一个元宇宙的“热度” 。 她本人是美国已故著名物理学家、诺奖得主理查德·费曼的粉丝 。 费曼不仅是学术天才 , 在育人方面也是大师 。 常常思考如何更好地给学生上课的彭斯颖为此发问: “能不能利用元宇宙让费曼起死回生 , 重新回到讲台给大家上物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