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分析不能光罗列数字|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做分析不能光罗列数字 , 要有有深度的结论!”
这是很多公司对数据分析师的要求 。 然而到底怎么做才有深度?除了罗列购买人数、购买率等数据 , 到底还能分析啥?今天结合运营的例子 , 具体讲解下 。
01从最简单的场景入手
设想一个最简单的场景:全场5折!件件五折!样样五折!作为消费者 , 我们最喜欢这种简单粗暴又实惠的方式 。
但是站在运营的角度看 , 这样有啥问题呢?因为消费者不止一类人 , 每个企业面对至少四类消费者 , 并且其中陌生人才是大多数(如下图) 。
“做分析不能光罗列数字|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文章图片
单纯地打折 , 导致的结果就是经营盘子越做越小 , 销量可能维持在一定水平 , 但总利润是越来越低的 。
如果数据分析师不懂得背后的运营逻辑 , 只是单纯陈列数据的话 , 那么就会啰嗦一堆:“购买客户数XX人 , 购买金额XX万 , 较上月下跌x%……”
但这些都仅仅是现象陈述 , 这里的深度问题是:手段粗暴 , 缺少引流 。 如果一个企业的运营只会这么干 , 那历次打折叠加的效果更明显(如下图) 。
“做分析不能光罗列数字|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文章图片
所以 , 想解读数据更深入 , 需要以下两者缺一不可:
1、理解运营基本逻辑
2、用数据佐证逻辑
02从简单到复杂
为了改变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 , 人们自然会想到:拆分人群来做 。 最直观的拆分是把新用户和老用户区分开 , 做不同策略 。 如果不考虑运营逻辑 , 数据分析师会本能的给出三个分析基本思路(如下图) 。
“做分析不能光罗列数字|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文章图片
但注意 , 当策略有了组合的时候 , 就会有叠加效应 , 因此引出三个更深层的话题:
1.单个策略执行是否有效
2.两个策略之间 , 是否有衔接
3.整个策略组合 , 成本是否失控
这三个问题是由小到大 , 逐层解决的 。
03单个策略优化
以获取新用户举例 , 设想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新用户首单1元买商品 。 优惠力度大 , 简单粗暴 , 作为顾客的话我们人人喜欢 。
但是站在运营角度 , 这么简单的活动 , 都至少有五个部分组成(如下图) 。
“做分析不能光罗列数字|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文章图片
如果孤立地只看一次活动 , 那么作为数据分析师 , 肯定只能得出:曝光量XX万 , 引导注册X万 , 购买人数X万这种没有结论的数据 。
但是把所有活动 , 按照策略目标编织成活动组 , 就能进一步发现问题(如下图) 。
“做分析不能光罗列数字|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文章图片
这里能反映出很多更深层的问题:
1.单一活动 , 没有做过优化
2.做优化毫无章法 , 无法有效积累经验
3.做优化仅仅优化某个部分 , 放弃其他动作
简单来说:运营自己没有本事做 , 瞎胡乱改 , 东抄抄西抄抄 。 如果这种状态也能出业绩 , 那就只能证明:大环境真的很好 。 如果没有出也是理所当然的 。
还有另一种情况 , 就是优化了若干版本以后 , 发现:一个渠道的新用户数/转化率是有上限的 , 至少在目前的文案创作能力+商品+优惠政策下 , 是有最大限额的 。
如果能证明这一点 , 也能得出一个更深层结论:需要新开渠道 , 支持更大的业务目标 。 这样的结论 , 也能避免数据分析师被人揪着不停地问:“为啥就分析不出更多优化点了”——它可能真的就只有这么多 。
04两个策略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