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没厨师也能炒菜!“全自动”美团来了!( 二 )


今年10月 , 美团组织架构宣布了新一轮调整 ,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 , 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 , 将统一进行零售业务的资源调配 。
据报道 , 组织架构调整时 , 王兴曾对内称:“零售的终极形态是机器猫 , 你想要一个东西 , 它就能立刻给你掏出来 。 ”
当然 , 想要达到这样的速度 , 则要求一家公司能够拥有足够多的商品品类和覆盖范围广且高效的物流体系 。 而在外卖领域的多年深耕 , 所带给美团的优势是 , 它可以搭建成一套最后三公里的即时配送体系 。
2分钟出餐、15分钟配送……在追求更快、更好的服务体验上 , 站在链条前端的餐饮与链条末端的配送必然会靠得越来越近 。



梦想照进现实“我们要‘上天、入地’ , 长远看如果美团只做很浅的连接 , 那是没价值的 。 ”
谈及对于未来的规划畅想 ,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在一次采访中直言:我们在各个垂直行业都在做更深层次的连接 。
“比如餐饮 , 我们最早提供信息 , 后来提供交易 , 再提供外卖的配送 。 我们现在还给餐饮老板提供ERP系统 , 我们会往B端走 , 扎得更深 。 ”



如他所言 , 从奔走在路上的百万骑手 , 到与系统连接的百万餐馆 , 一次次无边界扩张之下 , 美团试图改变人们吃饭的方式与途径 。
如今“炒菜机器人”牵手“美团无人机” , 亦可以看成是其想要完成B端到C端闭环的一次显性信号 , 在大大满足消费者应急需求的同时 , 通过科技重新定义“餐饮” 。
不过再美好的畅想 , 也必须要扎根于现实生活 。
就像对于布局多年的无人配送领域 , 美团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也曾有所担忧:“无人配送的落地 , 会带来技术挑战 , 但在这其中最难的挑战是将技术与商业、用户体验有效结合 。 ”

从2016年入局无人配送领域 , 到第一代无人配送车“小袋”的诞生 , 再到今年4月新一代自研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 , 在这条赛道上 , 美团一直在加速前进 。
数据显示 , 截至目前 , 无人车配送服务已覆盖了20多个小区 , 累计配送3.5万订单 , 自动驾驶里程近30万公里 。
显然 , 在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 , 美团对无人配送的应用怀抱着更高的期待 , 但想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 , 逃不开技术落地的难题 。
例如 , 如何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如何解决一些极端场景或是突发状况?如何实现无人配送车的路权管理?

今年10月 , 曾有一位微博用户发文吐槽 , 称自己的私人车辆与美团无人车发生了碰撞 。
针对这样的结果 , 美团方面称 , 当时无人配送车在辅路行驶至T字路口 , 正直行过马路 , 遇到了这辆社会车辆意欲右转 , 随后远程的安全员为避免碰撞发生 , 进行了“紧急制动停止”操作 , 但最终还是来不及了 。

同样地 , 对于走进无数商家厨房的“炒菜机器人” , 有不少消费者依旧难以接受 , 纷纷表示:被等比例炒出的菜 , 没有灵魂、不好吃 。
不难看出 , 相比起科学技术的发展 , 如何打破梦想与现实的种种壁垒 , 让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更好地结合 , 才是眼下最大的难题 。



人机共存的时代互联网巨头博弈的下半场 , 科技早已成为“下注”的重心 。
曾有机构对于今年的投资市场进行了热词分析 。 云图显示 , 在前沿科技领域 , 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物流、自动驾驶、新能源 , 为前五大关键词 , 也是目前投资机构最看好的领域 。

(图源:元气资本)
同样在今年 , 王兴宣布 , 将美团的战略从“Food + Platform ”升级为 “零售+科技” , 首次把零售和科技提到战略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