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折买大牌“平替”?代工厂“卷”进双十一,孰利孰弊?( 二 )


一折买大牌“平替”?代工厂“卷”进双十一,孰利孰弊?
文章图片
“高档货”与“平价货”
从代工厂买东西更便宜 , 逻辑是什么?
“一方面 , 代工厂不需要花钱做营销 , 另一方面 , 相较于品牌 , 它们的产业链完整度比较高 , 能进行成本管控 。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将其归因于规模优势 。 而长期从事食品代工的冯林则认为 , 因为代工厂既能和品牌共用生产原料 , 又能合理利用“次品” 。
冯林说:“工业生产一定会出‘次品’ , 当然 , 都是高于国家标准的 , 只不过可能比品牌方的收货标准低一点 。 国家标准和品牌方收货标准之间的‘空白’地带 , 就构成了代工厂自有品牌的一部分 。 ”
冯林举例解释 , 一般来说 , 糕点类的酸价限值是5.0 , 过氧化限值是0.25 , 但品牌方从代工厂拿货的标准更严 , 酸价不能超过3.0 , 过氧化值不能高于0.20 。 “一来是给偶发的不良品一定空间 , 以免其不达国标;二来是给货架期可能出现的不良保存条件造成的变质留出余地 。 ”
于是乎 , 更多的代工商品涌向自有品牌 , 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平衡价格和品质的选择 。 “通常情况下 , 同一个代工厂生产的东西 , 从品牌方渠道卖出的是‘高档货’ , 走代工厂自有品牌的是‘平价货’ 。 ”
但冯林也提醒 , 品牌一定程度上还是能代表产品质量和售后保障 。 “如果一味去找品牌商的代工厂自有品牌 , 不一定能淘到便宜货 , 但一定会有几家是卖劣等品的 。 ”
冯林说:“一方面 , 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品牌对产品质量的把控 , 另一方面 , 他们又不愿意付出品牌溢价 , 于是希望通过直接从代工厂采购来获得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 ”
不久前 , 有媒体报道称 , 今年双十一 , 覆盖全国近1000个产业带的“幕后生产工厂”将通过网购平台直连消费者 。 彼时 , 有观点指出 , “寻找品牌代工厂”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矛盾态度 , 也将消费者置于直面产品风险的境地 , 毕竟 , “代工厂具备生产能力 , 不代表所有代工厂出品的产品都符合品控标准” 。
对此压推气 , 冯倩分享了一个辨别代工厂靠谱与否的险源结办法:搜索公司名的时候同时能看到公司地址 , 在地图软件上输入准确地址 , 然后查看周边全景 。 “像有些办性考公环境看起来就很破 , 很像小作坊 , 那大概率就是不靠谱的 。 如果在商贸区 , 说明还比较靠谱 。 ”
而老易侃品牌公号创立者老易(化名)则认为 , 代工厂角色前移同时向品牌和代工厂提出了命题 , 如何在目标人群面前创造价值?如何剔除利益分成者 , 避免亮出最后的低价空间底牌?
(文中冯倩、冯林为化名)
(编辑:荀诗林校对:颜京宁)
【来源:中国经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