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走过了13年的双11,或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二 )


越来越难复杂的促销下 , 这种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但之所以头部电商平台会对促销活动“执着” , 其实究其原因 , 极有可能还是因为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 , 如今整个行业都已进入了用户增速放缓的阶段 。 根据阿里巴巴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6月 , 其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数达到9.39亿、单季增加1400万 。 在已经有着较高用户基数的情况下 , 用户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也成为了必然 , 所以而为了维持增长态势 , 自然也就需要吸引用户进行更多的来“买买买” 。

不过在去年网易严选宣布“退出双11”后 , 今年的双11其实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 以往晒数据、晒战报、晒排名的举动也开始大幅度减少 。 日前根据亿邦动力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 , 2021年双11期间品牌战报的数量锐减90% , 并且据称天猫和京东今年也都不会公布实时数据 。 由此看来 , 今年双11似乎开始变得“冷静”起来 。

不仅如此 , 消费者在经过了促销常态化的“洗礼”后 , 在心态上也势必变得越来越理性 。 并且如今在头部电商平台复杂的优惠模式下 , 无论是定金付尾款、种草营销 , 还是通过难度颇高的互动玩法获取红包 , 实际上是与改善用户体验背道而驰 , 而长时间付定金最后统一付尾款的方式 , 毫无疑问也是一次对于物流体系的压力测试 , 以至于正常的收货体验难以得到保障 。

再加上例如拼多多、网易严选、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一贯采用的“直减”优惠模式 , 多多少少也对于这种“套路促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 并且随着用户获取折扣的难度以及各种“套路”之下 , 也使得一众比价网站/APP应运而生 。 日前还有消息显示 , 微软旗下的搜索引擎Bing日前在海外市场也推出了购物功能 , 也提供了比价的服务 , 未来也或将会被引入国内市场 。
事实上 , 促销的本意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前来购物 , 但越来越复杂的优惠方式却毫无疑问提高了用户的付费意愿 。 并且对于电商平台来说 , 愿意用正常价格来购物的用户无疑将会为平台贡献更多的利润 , 但其在例如双11这种大促节点 , 却被迫与追求更高折扣的用户竞争 , 当体验无法达到预期的情况下 , 势必会降低这类用户的付费意愿 , 一旦这样长期持续下去 , 结果又是不是会适得其反呢?
双11发展至今 , 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如今 , 网购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购物方式之一 。 根据CNNIC发布的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12月 ,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7.82亿 , 较2020年3月增长7215万、占网民整体的79.1% 。 在如此高的渗透率之下 , 电商平台要如何提升用户的粘着度显然也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

然而随着越来越复杂的互动游戏、越来越难算的满减活动 , 以及体验/服务质量被迫不断下降等情况下 , 尽管可以在大促期间有效提升用户粘性 , 但这种模式真的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并且当近年来双11的销售额数据增幅越来越小的情况下 , 究竟是一时的“面子”重要 , 还是长期的留住用户重要 , 想必这些电商平台都会去进行思考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在双11大促发展至今的情况下 , 购物究竟是用来满足自己获取折扣所带来满足感 , 还是基于自身对于商品的使用需求 , 可能大家就需要先问问自己了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