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芯片和6G被上海确定为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 二 )


金贤敏 ,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上海交大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复旦大学下设光科学与工程系 , 有中科院院士1人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 , 有光学、光学工程两个博士点 。 复旦还有两个光子相关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即上海超精密光学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微纳光子结构实验室 。 另外 , 复旦还有全国顶尖的微电子学院 。
上海理工大学 , 今年5月20日 , 上海理工正式成立光子芯片研究院 , 由顾敏领衔 。 早在2019年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顾敏 , 辞去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校长职务 , 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 。 顾敏团队致力于类脑全光学计算 , 为集成光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新一代全光芯片 。
近期 , 顾敏院士领导的团队 , 创新性地利用双光子聚合飞秒激光加工技术 , 实现了大面积复振幅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超表面全息技术 , 完美解决了纯相位依赖的通道信号串扰问题 。 项目中利用6mm2的光学芯片 , 约为指甲盖面积的1/16,记录下60帧三维全息图像 , 仅仅需要动态控制入射光束轨道角动量状态 , 即可实现30FPS的三维全息动态显示 。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也是我国从事光计算与光子芯片研究较早的国家级院所 , 实力强劲 , 成果累累 。
光子芯片产业化方面 , 国内走在最前面的要算华为了 。 不过 , 华为的光子芯片研发主体在武汉 , 华为在武汉还自建了光子芯片生产线 , 已经量产 。 后续 , 随着华为海思总部部署至上海青浦研发中心 , 也有可能华为在上海再组建光子芯片研发团队 。
二、6G移动通信
上海提出 , 重点突破新一代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新一代天线与射频技术、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空天海地一体化通信技术、软件与开源网络关键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通信技术、动态频谱共享技术等第六代通信(6G)关键技术 。 深度参与国家6G技术专项 , 研究部署一批科技攻关项目 , 积极参与6G标准化竞争 , 在芯片、测试设备、移动终端等领域保持先发优势 。
这一块 , 基本就是为华为定制的 , 很可能就是华为的6G研发专家协助制定的 。
我们知道 , 华为的无线研发主体在上海 , 3G/4G/5G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 华为在上海的无线研发团队 , 打造了全球领先的5G移动通信技术 , 奠定了如今的移动通信全球格局 。
在5G正式商用之前 , 华为就已经开始了6G的研发布局 , 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及专利 。 5G不会一下子升级到6G , 华为在全球首先提出5.5G演进 , 目前正加大5.5G全栈解决方案的研发 。
相信几年后 , 华为的5.5G解决方案及专利同样会全球领先 , 为下一步演进到6G打下坚实的基础 。 华为5.5G/6G核心研发团队同样在上海 。
规划中 , 关于6G移动通信的这些技术方向 , 我们在近期华为上研对外发布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中都有见过 。
综上 , 经过下一个五年的布局、努力 , 上海在全球科技格局中的地位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