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永|“高质量?新引擎”科创篇|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

11月13日,采访人员随“高质量?新引擎”2021央媒淄博高新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淄博高新区齐鲁智能微系统创新产业基地的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洋创新”),展厅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摄像头吸引了采访人员的注意。“我们不仅要为供电设施安上‘千里眼’,更要连接起智慧分析的AI‘大脑’。”公司董事长刘国永说。
刘国永|“高质量?新引擎”科创篇|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
文章插图
他介绍,以前线路安全保障使用传统的人工巡视,巡视周期长、效率低,大量隐患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而智洋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远程巡视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智能巡视和智能隐患识别。信息采集终端安装在每级输电杆塔上,利用太阳能和无线传输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实现运行状态全景可视;同时,后台打造智慧线路管理平台的AI“大脑”,将采集的视频信息由系统通过系列算法,及时识别并预警外破隐患、自然灾害和本体缺陷,极大提升了电网运行安全水平。
【 刘国永|“高质量?新引擎”科创篇|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目前,智洋创新的输电通道隐患智能识别算法模型成功在全国近百个省市公司上线,每天为数十万台设备的千万级图像提供分析服务。
智洋创新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近几年研发投入率均在10%左右,并建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省级创新平台。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60余项,16项技术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2021年4月,智洋创新成为淄博市首个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造AI产业生态,集群发展,深入水利、矿山、危化品企业等领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刘国永说。
刘国永|“高质量?新引擎”科创篇|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
文章插图
智洋创新所处的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创新基地,规划面积5000余亩,以MEMS相关产业、光电子为核心,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高校机构共同建设了MEMS研究院、光电子研发中心等10多个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了国内首个校地合作国际化先进水平的MEMS中试研发平台,与中科院半导体所、航天四十四所、紫旸升光电、高邦半导体等合作研发高端产业项目70余个,打造了集研发、中试、孵化、加速、产业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健全了“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完整生态体系。
刘国永|“高质量?新引擎”科创篇|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
文章插图
继智洋创新之后,基地内的信通电子、兆物网络等6家企业进入IPO辅导阶段,基地力争建成全国的微系统产业高地,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化MEMS产业示范基地和千亿级产业园区。
在距离齐鲁智能微系统创新产业基地15公里的高铁淄博北站,另一座科技创新高地正在崛起。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淄博科学城,被定位为“淄博新引擎·产业智造器”,致力于打造“科创人才汇聚的新磁极、创业人才的新天地、产研一体的新平台”。
刘国永|“高质量?新引擎”科创篇|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
文章插图
目前,1200万平方米的科学城TBD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总投资60余亿元的独角兽生态岛、科技展示交流中心、金带中轴绿谷等重点项目完成招标开标;中科院兰化所、国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110家科研机构拟入驻发展;科学城新材料中试区的25栋厂房已竣工验收,18家企业已办理入驻手续。
刘国永|“高质量?新引擎”科创篇|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蝶变
文章插图
淄博高新区立足打造全市“三区一窗口”目标定位,实施高质量发展“六大赋能行动”“十二大攻坚行动”,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聚力四强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金融科技、高端物流、新经济“3+2+1”主导产业。在这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聚集,今年四批次共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72家,预计净增100家左右,总数达到350家,较去年增长40%左右。目前,淄博高新区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421家,高新技术企业249家(占全市35.4%),今年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款1.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1.46%,较上年末提高3.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