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质战”代替“价格战”,高端洗衣机市场迎来强势挑战者TCL( 二 )
占市场份额六分之一的10kg+洗烘一体机势必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争夺的焦点 。 已经获得消费者为附加值买单意愿的高端机型线下渠道价格持续抬升 , 而线上渠道价格已开始下降 , 溢价空间开始收紧 。
文章图片
2、以质量撬动增长 , TCL双子舱Q10找到独特主张
在这一形势下 , 瞄准线上渠道的TCL双子舱Q10给出了7999元的低价 , 该数字在双十一的电商平台上更是少了1000元 。 我们可否简单理解为这是TCL掀起的一轮“价格战”呢?
答案是否定的 。 在品类结构的高端化进程中 , 价格战是压缩自己利润空间的“俗手” 。 真正的“妙手” , 永远是提升产品质量 , 尤其是做到“行业唯一” , 并用这个“唯一”作为独特的销售主张发起攻势 。 而双子舱Q10的6kg上筒就是带来这一质变的最核心技术 , 由此提出的“全球最大上筒”销售主张才能成为可能 。
复式洗衣机达成6kg容量的上筒并不容易 , 这并非简单的参数提升 。 这一技术需要工程学上的支持 , 它考验的是整个机身材质与各零部件的性能 , 若机身整体结构的优化非常差的话会产生噪音、晃动的麻烦——复式洗衣机并不像洗烘套装那样 , 一个叠一个放置 。 TCL为实现6kg容量的上筒 , 从机身结构、悬挂系统、电机、机身材料等维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
三、打破常规:全球最大上筒是这样实现的
从观感上来说 , 常规复式洗衣机之于单滚筒洗衣机来说是降维打击 , 而6kg上筒之于常规复式洗衣机的4-5kg上筒 , 无论是在用户场景 , 还是技术层面 , 更是一种降维打击 。 6kg上筒实现的 , 不只是使用场景的极大丰富 , 更是洗衣机工业层面的技术突破 。
文章图片
1、技术难点
前文提到 , 振动和噪音是洗衣机的行业性难题 , 某些洗衣机用户甚至可能经历过洗衣机“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情况 。 在洗衣机行业的整体制造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今 , 工程人员又发现在分区洗衣机上 , 制造难度随着上筒容量的增加呈现出几何式的上升 。
首先是离心力剧增的问题 。 根据离心力物理公式F=mω2r(其中ω表示非惯性系自身转动的角速度 , r表示转动半径) , 可知在洗涤同样重量的衣物(即质量m固定)、保持同样转速(即ω固定)时 , 离心力跟筒半径成正比 。 简单计算 , 510mm大筒径的离心力大致是360mm筒径的1.4倍 。 双子舱Q10洗衣机510mm的筒径使得其制造难度比起常规分区洗衣机360mm左右的筒径要大了许多 。
其次 , 还有洗衣机外筒离机身侧板的距离问题 。 筒径增大 , 也就意味着外筒离机身侧板的距离减小 。 据了解 , 6KG的上筒其外筒到机身侧板的距离仅仅只有25mm , 而普通复式洗衣机的4KG容量上筒到机身的距离则为100mm , 可见6KG上筒到机身的距离仅为4KG上筒的1/4 。 这意味着其外筒振动的缓冲空间十分有限 , 对其机身的悬挂系统做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 。
2、技术实现
1>发明增强式一体化钢骨结构
TCL白家电的研发团队从摩天大楼建造上汲取了这一灵感 。 双子舱Q10采用了12横4纵增加一体式钢骨结构 , 12根横梁分三层分布 , 其中机身两侧增加加强筋结构 , 横梁与纵梁拐角处增加三角增强结构 , 4根纵梁宽度由35mm提高至50mm , 并运用计算机仿真拟态技术对整体框架进行强度及减振模拟 , 最终获得最优的增强式一体化钢骨机身 。 该结构设计获得国家实用性新型专利 。
新结构的发明解决了大上筒带来的离心力大、重心高等振动难题 , 让6kg大上筒乃至整机都能够平稳运行 。
- “瞰”,卫星视角下的新疆喀什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 人工智能助科学家“听诊”珊瑚礁
- 地球发现“黑洞”,难道有什么危险?专家:这是上天给中国的礼物
-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干了这么多年|图纸变模型
- 任正非|美国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投资专家:任正非的“架子”非常大!
- 半年净赚19亿,暴涨1322%!蓝思科技是怎么“炼成”的?
- 继马云、黄峥之后,又一个“杭州佬”身家突破2000亿,跻身第三大富豪
- 光学变焦|三星终于妥协,“安卓机皇”跌价3130元,10倍光学变焦+IP68防水
- 电子商务|又一行业“加速”溃败!曾经满大街都是,如今从业者纷纷亏本退出
- 手机厂商|手机厂商在玩“清仓甩卖”?这三款机型迎来史低价,闭眼入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