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硅谷大裁员:社交巨头的黄昏,还是“网络泡沫2.0”的开始?( 二 )



不过 ,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专栏作家纳瓦尼·阿朗(Navneet Alang)指出 , Snapchat目前还在亏钱 , Instagram显然不敌TikTok;就连用户扩增速度令人羡艳的TikTok , 去年也没能实现收入预期 。 社交媒体会像串流媒体平台一样走向收费吗?还是像录影带或影碟出租一样彻底消亡?阿朗认为 , 这主要牵涉到“社交媒体”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跟朋友联系互动的地方?还是寻找听众、对其他人传播意见?通过创造影响力来谋生?
阿朗认为 ,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社交媒体确实瓦解了出版和传播之间的界线 。 回顾人类历史 , 印刷术的发明将口头语言变成了便于携带的书籍 , 收音机将人类的语言变成了无远弗届的广播 , 电视和电影则将故事和戏剧变成了共同的文化 。 那社交媒体呢?阿朗认为 , 社交媒体将社交、窥私癖和想让别人知道“我是谁”的欲望 , 变成了一种网络社会现象 。 这一切都需关注与人们的参与才能进行 , 广告商与社交平台再从中获利 。
不过 , 阿朗不像伯格斯特那样绝对 , 认为社交媒体就是一种历史错误:“我们无法让社交媒体变得更好 , 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坏的 。 ”阿朗也清楚 , 社交媒体让极化言论与虚假消息更加猖獗 , 也让各种奇怪的阴谋论更容易被传播 , 但他也不同意人类社会能够彻底无视社交媒体 。 毕竟 , 这些平台为无数本来无法发声者拥有了发言权 , 这里更是一些被边缘化的人的生命线 。

除了反思社交媒体的本质与出路 , 更多投资分析家担心20年前的“网络泡沫”(dot-com bubble)是否卷土重来 。 《华盛顿邮报》的科技记者Gerrit De Vynck指出 , 加密技术的崩溃、脸书与推特的大举裁员 , 都意味着大型科技公司时代的终结 。 这意味着 , 在美国最重要、薪酬最高行业之一的科技业 , 里面的工程师、销售人员和相关职位都正在面临失业问题 。 过去10年的科技业牛市已经结束 , 其他经济领域可能也会面临类似当年“网络泡沫”的严重冲击 。

脸书与推特的高层虽然强调 , 这一轮裁员大潮是因为疫情期间过度招聘 , 疫情减缓后人们不再像过去两年那样留恋网络 , 加上高通胀与经济衰退 , 才会让预期的业绩成长落空 。 但《华邮》也指出 , 过去10年的低利率确实使得风险资本家能够轻松筹集资金 , 即便许多新创企业根本没有能赚钱的可靠计划 , 规模较大的科技公司也得以快速扩张 。 当疫情来临 , 人们在网上花费更多时间 , 投资人的信心使得科技股的价格飙升 , 也让员工获得更好的薪酬 。

但是 , 当美联储快速加息对抗通胀 , 顺风顺水的科技业轻松获得注资的好命不再 , 广告与业绩衰退也逼使他们正视自己的盈利能力与营运成本 。 于是 , 一年前才达到估值顶峰的一票科技巨头 , 连带着科技业员工的薪资 , 如今只能在股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选择裁员 。 如果科技业员工过去一段时间又把获利放在加密货币上 , 那么因为流动性紧缩引爆的FTX倒闭 , 更让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

《华邮》认为 , 这一波科技公司裁员潮 , 预示的不仅仅是社交媒体的变革甚至消亡 , 科技巨头过去10年统治美国经济的辉煌时代或许就此落下帷幕 。 一名硅谷工程师认为 , 科技经济虽然一年比一年更繁荣 , 但科技业的每一个人都听过“好日子就要结束”的警告 , “现在真的结束了” 。 苹果、亚马逊、Google等估值曾经破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 , 跟Uber、Airbnb、Stripe等新创企业共同推高了硅谷地区的工资与生活成本 , 但他们的统治地位在过去的一年开始摇摇欲坠 。